第(1/3)頁 張溫帶領大軍出征,而且他的隨軍名單堪稱豪華,在這種將領的加持之下,哪怕是張溫不如皇甫嵩,也不是不可以彌補。 加上西北的羌胡已經被打退了,不知道多少人都因為這西北已經是勝券在握了一樣。 對此,他們爭先恐后地想要登上這條必勝的大船,給自己增添幾分功勞在身上! 而且關于這位新任車騎將軍張溫的過往,其實這天下也不是不知道。 據說這位車騎將軍當年并不是正常被地方郡國舉薦上來的,而是在“機緣巧合”之下被當初的大長秋曹騰看重,從而得到了舉薦賞識! 而在那位曹大長秋的一路支持之下,這才扶搖直上的成為了朝中大司農,主掌大漢的錢糧之事,也成為了陛下的心腹之人。 之后更是在前些年那朝廷因為黨錮之禍和三君之亂而大亂的時候,他靠著一些不太好的手段一躍而成為三公之一的司空。 對于他登上三公之位,其實也算是眾說紛紜了,各種說辭都有,但無不說了他這位置來得很是不正。 不過這些年朝堂混亂,即便是如此,沒有確鑿的證據也說不得什么,而且人家名望極高又是跟著當年的曹大長秋出身。 這...倒也不值得別人多說什么不好的話語。 只不過這些經歷不要緊,那些人看重的事,這位車騎將軍的經歷,不管是最開始掌管天下錢糧的大司農。 亦或者是掌管朝中禮儀祭祀的三公之一的司空。 這兩個位置....哪個和帶兵打仗也沒關系。 說句不好聽的,張溫...他會不會打仗,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而且他頻繁的請命想要自己帶兵出征,這更讓人心中有些不穩的。 這或許也就是這眾多朝中臣子們最為擔心的一件事情了,只希望張溫的性格能夠保持自己如今已有的謹慎才是。 不為了別的,最起碼他只要保持自己謹慎有余的性格,那么就不至于潰敗才是。 不過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就在大戰都還沒有開始,甚至張溫都還沒有進入那西北戰場的時候。 他就先給自己來了一些驚喜,或者說直接讓這天下因為他發生了些許意外.... 張溫作為大軍主帥,他也不是毫無辦法的,他為此詢問過許多人,也仔細研究過這西北的戰局。 知道朝廷在西北一直無法破局,主要就是因為騎兵不足的問題。 所以張溫為了解決騎兵的問題,他決定先一步前往幽州征召烏桓精騎,意圖用烏桓精騎對抗羌人胡騎叛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