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數年的時間緩緩流逝而過。 在這數年的時間里,公孫竹也已經有了了不得的變化。 同時,他也終于明白了一個最為淺顯,也最為重要的道理。 萬事萬物并不會以人的意志與希望而發生轉移! 公孫竹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叔父公孫瓚是什么時候離開自己身邊,離開涿郡前往京師之地的。 他只知道,在公孫瓚離開之后不久,他們共同的恩師盧公盧植也終于同意了朝廷對自己的征辟。 從而開始真正的步入朝堂之中。 或許,在某一個深夜,那位恩師也終于明白了,孑然一身的安穩并不足以改變這世間的一切。 所以,他決定投身于大世之中,希望用一己之力能夠為這天下的未來,做出些許的改變。 在臨別之前,盧植并未和他們多說什么,只是在最后一課的最后一段時間里,告訴他們要找到自己要走的道路。 之后,他們便真正的分道揚鑣。 有背景者,諸如公孫瓚早早的就已經給自己準備了足夠的退路。 天賦頗好之人,諸如高誘也已經有了可以游離四方,讓自己開闊見聞,讓自己的名望向天下傳揚的資本。 家資不俗者,諸如劉德然也回到了家中繼承了自己的家產,看著頗為豐厚的家資,享受著同鄉的贊賞,想著安心做一個富家翁。 當然,除了他們這些人之外,更多的還是如同公孫竹和劉備這種不知道前路在何方的人。 兩人也曾在熟悉的酒肆之中留戀往返,但終歸還是覺得,這等日子不是他們想要的。 最后,劉備告訴了公孫竹,他將留在家鄉,照顧自己目盲的母親,同時希望能夠在家鄉也做出來一番事業,積攢一些家底。 而公孫竹對于他的這個決定,不置可否,不評好壞,只是高高的舉起自己的酒樽,希望他能夠早日完成自己的心愿。 之后,他提起了自己的行囊,告別了這在他心中真正的家鄉。 公孫竹沒有回轉家族,和公孫瓚一樣,他也是出身旁支,公孫家最近沒落,他這旁系子弟回到了家中更是沒有什么機會可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