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然趙梟表面上低著頭靜靜站著,但是憑借著天人層次的感知,那股針對他的惡念久久徘徊不消。 同時,他也察覺到這股惡念也纏繞在趙康和趙永身上。 奪嫡之爭嗎...... 不用細(xì)想,李道便明白這惡念的緣由是什么。 如果他沒有帶回趙康和趙永,那么本來該五人的奪嫡之爭就會變成三人。 雖然趙康和趙永兩人威脅不大,但總歸是少了兩個變數(shù)。 但現(xiàn)在兩人被李道帶回來了,還引起了趙興的興趣,自然而然被有心人記恨上。 對于趙梟,李道因為有所了解,所以很快就將其忽略。 他很快將注意力放在趙梟一旁的另外兩個人影身上。 能站在趙梟前面的兩個人,那么不用說。 就只剩下大皇子和二皇子了。 “武安公。” 突然,趙興開口說道。 回過神后,李道抬頭道,“臣在。” “此番通州之行,你除了救出兩位皇子外,還有解決叛亂,救萬民于水火,這一次朕要重重的賞你。” “陛下不可。” 不等李道回答,突然有人站出來率先接住了趙興的話。 看清楚站出來的人后,趙興眼底閃過一抹冷意。 而李道眼底卻是帶著一抹玩味。 其余百官看清楚來人,則是露出見怪不怪的表情。 趙興皺眉道,“孫千,你又想說什么?” 站出來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李道的‘死對頭‘孫千。 孫千拱手道,“陛下,首先我承認(rèn)武安公救出兩位殿下乃是大功,同時他平叛也有功。” “可是,武安公在立功的同時也犯下了滔天罪孽。” 李道還未開口,一旁的趙康先忍不住了。 當(dāng)即厲聲道,“你休得胡說,我與四弟在通州整日與武安公在一起,怎么不知道什么滔天罪孽,今日你要是不說出個所以然來,本皇子必然饒不了你。” 趙永眼神也是冷了下來,冷聲道,“本皇子也是。” 孫千無懼兩人,開口道,“臣有證據(jù)。” 證據(jù)? 聞言,所有人都露出了好奇的目光。 “證據(jù)?什么證據(jù)?” 趙興看著孫千瞇眼問道。 孫千拱手道,“陛下,我有人證!” 人證? 此話一出,朝堂眾人臉上露出更加意外的表情。 如果是這樣,那這孫千怕是這一次是有備而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