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二十九章 共禹論功不較多!-《官場:分手后,我轉身考上省組部》


    第(1/3)頁

    “你翻開華夏的地圖,東西分三大階梯,有天塹阻隔,同時兩條大河連接!換句話說,華夏東西不會產生真正的割據對峙,因為三大階梯都有天塹阻隔!而且,東西方也不會走向分裂,因為有大河相連!打斷骨頭連著筋呢!”

    “可是,華夏沒有南北貫通的大河!就有很強的割裂傾向!比如從秦末楚漢劃江而治,到魏晉南北朝,到兩宋議和.......”

    “京杭大運河,則大大解決了這個問題!有其貫通,華夏南和北,逐漸交融一體!尤其是兩宋經濟重心南移后,每年從江南地區運送數百萬石漕糧、物資到達北方,疏散全國!真正把華夏大地變為一盤棋!經年累月,是何等的影響?!”

    “你想想看,雖然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自隋唐京杭大運河修成后,是不是割據的時代少了很多?統一的歲月成了主流?”唐劍問道。

    梁江濤一驚,認真想了想,好像真是這么一回事兒。

    唐代以前,分裂割據動輒百年,甚至幾百年。

    可唐朝之后,就一個五代十國算是大亂世,也就幾十年的功夫,之后宋元明清都是統一王朝,也就是代際交替時亂個一陣子!

    梁江濤的眼神透發出光芒,他被觸動了。

    原來,還能從這樣宏大高遠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華夏的歷史以及現實!

    “有了地理基礎,才能產生經濟基礎,才能決定政治、思想、文化等上層建筑。正是京杭大運河的出現,讓大一統的中央王朝徹底鞏固!”

    “很多人找原因,為什么華夏歷史上社會大一統不斷加深,有人說是解決了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據的矛盾,有人說是解決了君權和相權的矛盾!但這些都是表面現象,并非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要從地理環境上找,還要動態地去理解,這也是西方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的地理環境決定論,現在看是很有些道理的,也更加符合歷史唯物主義。”

    “唐爺爺,我明白了,詩人皮日休曾寫詩: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把大運河的開通和大禹治水的功績并列,現在看來,并沒有夸張之處!”

    對于歷史的評價和解讀是多元的,甚至還有人認為大運河不應該修建,隋朝是因為大運河而滅亡,還給幾百萬勞工造成深重的災難。

    這是認知的高度不同造成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多县| 云林县| 海安县| 汶川县| 山东| 资阳市| 海原县| 桐城市| 水城县| 子长县| 定日县| 独山县| 靖州| 本溪市| 南江县| 东港市| 三门县| 新乡县| 平谷区| 奇台县| 缙云县| 伊春市| 汝州市| 夏邑县| 清苑县| 晋州市| 江西省| 镇坪县| 中卫市| 闽侯县| 阿拉善右旗| 洛浦县| 万源市| 清水河县| 乐亭县| 阿拉尔市| 祁东县| 攀枝花市| 盐山县| 大名县| 仲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