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 趙依然一時語塞,她在大學時候是學校辯論隊的成員,最以思維敏捷、伶牙俐齒著稱,可在梁江濤面前,她發現她的那點兒辯才根本不夠用。 “趙小姐,全國很多很多落后地方為了發展,不惜引進很多高污染企業,同時過度開采自然資源,短時間內gdp獲得了突飛猛進式的增長,但付出了生態環境的代價。這是你口中的模式嗎?這種模式大面積推廣有意義嗎?但你看,龍武有一家這樣的企業嗎?我來的第一件事,就是關停小煤窯和小石場,不光是安全隱患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防止自然資源過度開采!剛才我說的設計規劃,還有這樣一層意思!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關鍵看怎么發掘,怎么運籌!” “生態環境的確非常重要!” 兩人的想法似乎找到了一些共同點。 “是啊,生態保護不是一件小事情,這考驗領導干部的歷史責任感,既要為當代人著想,還要為子孫后代負責,既要只爭朝夕,又要擘畫長遠,這關系到華夏民族的永續發展,不可小覷!但就這一點,根本不好解決!因為保護生態短時間內是看不到效果的,也沒法兒在經濟數據上體現出來,是見功不見利的事,在很多領導干部看來,甚至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因為對他們來說,政績必須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數字!如果gdp沒有增長,怎么升官呢?這就是顯績和潛績的問題!現在你看到的是我們正在摩拳擦掌搞開發、搞建設,大干快上,但其實我們已經犧牲了很多經濟利益了,是在克制式的發展,積累式的發展,生態式地發展,長遠式地發展!”梁江濤繼續道。 趙依然動容了。 她終于知道,她一開始的質疑是站不住腳的。 她想簡單了,把梁江濤想簡單了,把他的政治格局想簡單了! 這個跟她年齡差不多的人,有著她難以想象的格局和認知!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