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哎呀,都這么大了,今天太巧了,支書家的巧云今年大學畢業(yè)進了縣人民醫(yī)院,他家里正在大宴賓客呢,正好你們來了,一起去吧!”狗子叔憨厚地一笑。 “既然趕上了,我們當然要去討一杯水酒喝!”梁偉笑著說。 梁江濤記得,村支書叫梁紅兵,已經(jīng)干了好多年支書了,在村里也是說一不二的存在。 巧云應該是他最小的女兒,梁江濤記得比他小一歲,好像考上了江安衛(wèi)校。 狗子叔先走了,他三輪車里馱著的是今天準備的部分食材。 梁偉他們回家一合計,準備隨兩百塊錢,主要是感謝梁紅兵當年對他們家的照顧。 太多了也不行。 兩百塊錢在農(nóng)村已經(jīng)很多了。 一般的農(nóng)村家庭這個時代也就是隨個五塊十塊的。 “紅兵哥以前可沒少照顧我,今天是他女兒大喜的日子,我們得好好表示表示。”梁偉道。 幾人連帶著熊魯寧,到村支書梁紅兵家里去。 熊魯寧從后備箱里拿了兩瓶五糧液,梁江濤默許了。 這個時代農(nóng)村里辦事兒都是在自己家里。 而且都是大操大辦。 堂屋里院子里全是擺的桌子。 光自己家還不夠,周圍的鄰居也得幫忙。 把自己的房子收拾出來,擺席。 梁紅兵是村支書,陣仗更是比別人大一倍還不止,周圍四五家鄰居都巴結著參與辦今天的酒席。 請了方圓二十里最好的紅案白案師傅,都是辦老了事兒的,不至于出一丁點兒差錯。 幾人走到梁宅門口,是幢二層小樓,比周圍的房子氣派很多,有人在那里擺著桌子收禮金,記賬。 村支書家里辦事兒,全村哪個不來?早就人滿為患。 鎮(zhèn)上的歌舞隊、戲班子、文化隊、村里的嗩吶隊,都請了過來,表演節(jié)目,氣氛十分熱鬧。 梁偉隨了兩百塊錢。 記賬的人一驚,知道這是貴客。 大聲喊道:“梁偉隨禮200!” 這一嗓子引來了很多人的注意,很多人發(fā)現(xiàn)是縣城里來的梁偉。 “梁偉哥,你來啦?” “好久不見了,怪想你的!” “這是江濤吧,都那么高了,大學快畢業(yè)了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