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哇塞,師兄好厲害,進了研究室,憑你的能力和水平,估計很快就能成為筆桿子!”呂娜一臉崇拜地說。 大家基本都知道研究室好,離領導近,重要性高,成長得最快。 其實,前世經歷過宦海沉浮的梁江濤對此更是了解得透徹。 一般體制外的人往往覺得權力越大的職務越好,坊間還造出了“含權量”這樣的詞匯。 一般情況下是這樣,發計委(2003年機構改革改為發改委)、財政局、建設局(2008年機構改革改為住建局)這些掌握經濟建設審批大權的單位要比婦聯、殘聯、黨史辦這些清水衙門顯赫很多。 梁江濤前世親眼見過有人寧愿在財政局當科長,也不愿意提拔到統計局當副局長。 因為當科長的時候,很多正局長都得請他吃飯、唱歌,很場面,而提拔了之后影響力反而直線下降。 但也有例外,比如研究室這樣的單位。 各級各單位都有研究室,中央有,地方有,黨委有,政府有,部門里面還有,說到底也是清水衙門。 因為研究室的主要職能是寫稿子,參與宏觀政策的制定,說白了就是參謀助手,手里沒有審批權,沒法兒給別人辦事。 但這并不見得是壞事,因為研究室直接為主要領導服務,而且是在做主要領導最看重的工作。 一個地方,一個單位工作做得再好,如果沒有好的總結,上級領導、上級單位怎么知道? 所以,研究室是在干領導眼皮子底下的活兒。 至于沒有權力,這也是一體兩面的事兒,是壞事,同樣也是好事。 沒有權力,也就沒有負擔,沒有人感激你,也就沒人怨恨你,枯坐幾年,級別上去了,一朝風云際會,就能鯉魚躍龍門,到主要領導崗位上。 能當上大領導的,基本上都是兩辦、研究室、組織部出來的,還有團委,都是服務領導的,沒有太多實際的權力,而那些有權有錢的部門,往往出不了大領導。 “如果能進研究室當然是好事,不過聽說里面臥虎藏龍,不容易出頭啊。再一個,就算研究室進人,也不一定是我啊。”張文雄眼中閃過一絲興奮,隨即平復下來。 “師兄謙虛了,咱們中除了你,誰還能進研究室?除非程偉的消息不準。”呂娜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