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常務副市長吳愛玲、市發改委主任兼開發區、新城區黨工委書記鄭少勇、住建局長周紫薇、財政局長徐勝華以及規劃局長、國土局長、交通局長天天就泡在新區規劃建設指揮部,反復磋商、調研、商議,務必要把這兩項重大工程盡快推進。
這兩大項目是基礎,打好基礎,梁書記才能開啟下一步的擘劃。
不然,羅州要啥沒啥,怎么吸引投資?
梁江濤在商界的地位和關系,早就有不少大老板想過來投資。
有央企、國企還有私企,所以必須要把基礎設施搞好,才能提供一個投資發展的基礎平臺。
不然資金使用效率太低了。
總不能在毛坯房里擺家具吧?
虧本的買賣,梁江濤不做。
再一個,很多高污染的項目,比如鋼鐵、電解鋁、煤炭,梁江濤統統拒絕。
羅州雖然很窮,但不靠這些發展。
這些都是落后產能,雖然能拉動經濟,但代價太高,得不償失。
根據他前期的調研了解,以及跟閔俊峰、吳愛玲、鄭少勇他們討論,初步設計了羅州的發展規劃。
以重大項目為龍頭驅動,立足本市特色資源,走特色產業、生態、旅游全面開發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羅州是傳統農業大市,是全國著名的蘋果產區、牛肉全區、藥品產區,特殊的氣候、土地、光照、海拔,讓這里特別適合種植業和畜牧業。
同時,羅州農業人口多,是勞務輸出大市。
但是,僅僅是輸出初級農產品和勞動力是不行的,根本沒有多少利潤和價值。
要想發展,就必須走規模化、工業化、產業化道路。
所以,短期目標,梁江濤要大力發展食品、藥品加工業。
在建設新區、發展交通的基礎上,投資建立食品廠、罐頭廠、精品水果公司、中藥材公司,多元化經營,跟國內高端品牌合作,為其供貨,開發蘋果醋等高端產品,同時,通過網絡直銷,打造自主品牌.........
同時,大力推行扶貧產業股份合作經營機制,健全完善多種帶貧減貧模式,探索“黨組織+國有公司+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貧困戶”、“黨組織+供銷集團+鄉鎮扶貧產業開發公司+村兩委班子+合作社+農戶(貧困戶)”、“黨組織+勞務公司+企業+農戶”等多種生產經營模式,豐富了市場主體,消化了當地龐大的勞動力,又帶動了脫貧攻堅,可謂一舉多得!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最終,做好脫貧攻堅這篇大文章,爭取成為全國的典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