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發怒的對象是移通集團的全資子公司,移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領導。 移通集團作為現金牛企業,必然要走投資的路線。 而移通投資控股,就是投資的抓手。 作為移通集團的下屬企業,他們投資的主要標的,是通信、科技、互聯網等企業,跟移通的業務均相關。 在去年的股災中,損失尤為慘重,虧損達到了百分之六十。 也難怪嚴愛民發怒,移通投資控股,基本上已經成為移通集團鏈條上最薄弱的一環,變得極為扎眼。 巨型央企,習慣了賺錢,無非是多賺和少賺的區別,由于巨大的體量和行業的壟斷,他們也常常處于這種狀態中。 而對于虧損,則有一種天然的厭惡。 這不僅是企業的本能,更是國有資產的本能。 畢竟國有資產縮水乃至流失的帽子,是所有國企領導頭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其實,天下沒有常勝將軍。 做生意有賺也有賠。 風險是漲出來的,機會是跌出來的。 有的時候下跌,是一種深蹲,是為了更高的起跳。 很多民營企業,都能夠接受短期內的虧損,因為他們審時度勢,知道未來還會回來的。 但是國企領導,卻沒有那么寬容。 因為他們的任期都是不確定的,國資委和審計機關對他們的考核,也只是考慮他們任內的資產增減情況。 至于你說為以后的增長打下了基礎,那怎么證明?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等于是為他人做嫁衣。 所以這種虧本買賣,國企領導一般不會做。 他們更想要看得見、摸得著的利潤。 所以動作多數都求穩,不想冒風險。 嚴愛民現在就陷入了這種困局。 投資控股公司的領導被訓的抬不起頭來,冷汗直冒。 真是點兒背啊。 其實這件事情真不怪他,以去年的股市情況,就算巴菲特來了,也得賠得底褲都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