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從種種跡象表明,那些人所知曉的內(nèi)幕遠(yuǎn)勝我等,也就是說,基于御龍四子皆在各大勢力中智謀出眾者選出這一點來看,他們在各大勢力中滲透如此之深的原因也便呼之欲出,一來有監(jiān)視之意,但最主要的目的應(yīng)是我們御龍四子! 得到傳承之人為了確認(rèn)是否真實,定會前去陣眼之處調(diào)查一番!也就是說,我很可能已然暴露。 同理,文和先生選擇此刻離開弘農(nóng)王,應(yīng)是為龐統(tǒng)掩護(hù),將對方的注意力引到自己身上。” “奉孝不虧鬼才之名!只言片語便可揣測出如此多的信息!”賈詡贊嘆道。 “郭大人能否將傳承之中修復(fù)大陣的方式告知我等?”諸葛亮忽然開口詢問。 郭嘉搖搖頭,無奈說道:“嘉無法說出具體如何做,也許這也是傳承的一部分,不可假手他人!” 諸葛亮倒也不意外,點點頭不再言語。 “你們?nèi)绾慰创切┤诉x擇袁術(shù)發(fā)動巫蠱之術(shù)?”郭嘉反問。 “縱觀一眾諸侯,最可能問鼎中原者,無非便是我主、曹司空、袁氏兄弟四人爾,拋去袁術(shù),其余皆為意志堅定之輩,所以詡覺得,最大的可能便是被施術(shù)者有諸多限制,否則說給誰下蠱便可隨意行為,豈用得著這般麻煩?”賈詡答道。 “亮也贊同文和先生的觀點,誠如太師所言,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天道尚且如此,何況人間?光武帝時期距今已有二百余年,亮大膽推測,或許這些人每隔二百年,只能施展一次巫蠱之術(shù)!”諸葛亮也分析到。 “也就是說,他們之所以在此時對袁術(shù)下蠱,目的便是怕二袁夾擊,使我家主公兵敗?” “應(yīng)是如此,如此一來便只有三種可能,不想袁紹勝,不想曹操敗,以及…不想亂世過早結(jié)束!”諸葛亮皺眉沉吟。 “袁紹是最早提出巫蠱之禍這一觀點的諸侯,莫非其真有所發(fā)現(xiàn)?”郭嘉眼神微瞇。 “但若是第二種可能,那么奉孝便會很危險…”賈詡說道。 聞言,兩人均是一愣,但畢竟在場三人可以說是當(dāng)世前三的智者,很快便也反應(yīng)過來,郭嘉表情凝重,緩緩開口:“文和先生的意思是…那些人中的重要人物便隱藏在主公帳下,而我此次前來瑯邪,應(yīng)該已然暴露身份!而第三點很好理解,時機(jī)未到!” 一旁從始至終保持沉默的甘寧,看著眼前三人你一言,我一語的便利用僅有的線索將當(dāng)今所面臨的局勢分析的清晰明了,不由內(nèi)心感慨! ‘想我甘寧,自負(fù)文武全才,但面對這三人,估計連提鞋都不配!若此三人共事一主,那么天下間還有誰是敵手?’ 正在甘寧內(nèi)心感慨之時,卻聽諸葛亮有開口問道:“奉孝打算如何做?” “哎,孔明這是明知故問…”郭嘉無奈答道。 “既然如此,這顆封魂丹便交由奉孝!服用后會導(dǎo)致魂魄被封,如同死人一般無二,三日后藥效失去作用,你自可醒來!”說著賈詡直接從懷中掏出一個錦盒遞給郭嘉。 “等等,既然奉孝身負(fù)人族重任,而且身份已然暴露,為何還要回去?”甘寧終于找到機(jī)會開口,問出心中疑惑! 郭嘉與諸葛亮看向甘寧,那眼神明顯就是在說:“你是白癡么…” 還是賈詡笑著解釋道:“表面上看是敵暗我明,然實則卻恰恰相反,以有心算無心,再加上奉孝的智謀以及封魂丹,就算無法揪出曹操身邊的幕后黑手,但尋到些有用的信息總是可以的!” “可是萬一對方直接派出刺客行刺該當(dāng)如何?” “這絕無可能,郭大人在曹操帳下頗受器重,若真是死于刺殺,那么曹操定然會一查到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