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又是一番君圣臣賢的客套,楊懷三人告辭離去,法正卻頓住腳步,欲言又止。 見狀,何思安開口道:“孝直有何事但說無妨!” “正見主公每每提起李恢、士燮二人時總是無意中皺眉,莫不是主公擔心其二人的身份?”法正試探問道。 “孝直也不是外人,正是如此,孤之所以可以在益州、涼州如此順利的設立慈幼司、學堂、演武堂,實施軍屯等,最大原因便是無氏族之掣肘。但隨著甄氏的到來以及南中爨氏、交州志燮等相繼出現,孤實在是…不知該如何處理!”何思安也沒有拐彎抹角,而是如實相告。 “恕臣直言…主公是否多慮了?” 看著法正的表情,何思安心頭一動,開口詢問:“依孝直所言,莫非其中另有隱情?” 法正拱手,恭敬答道:“主公所慮者,無非便是土地兼并,尾大不掉等因素,甄氏一族初臨我益州,毫無根基,定然以主公馬首是瞻,而爨氏久居南方邊荒之地,不但要提防南蠻人的劫掠,更是要應對猛獸毒蟲等自然災害,自然會抱團取暖。 然,不同于我益州土地肥沃,南方多瘴氣,故當地人并不看重土地,更多的是去林中狩獵以及摘取果蔬等北上換取糧食。 至于交州士家,主公更是無需在意,且不提往來不便,單說當地本就人丁不旺,而且當地人還多以捕魚為生,大部分土地都是閑置狀態,根本沒有大族耗時耗力去兼并土地。此外,正還想向主公求一人。” 未等聽完法正所言,何思安驟然起身,困擾其多年的心病仿佛一下子消弭于無形,整個人豁然開朗! 自從來到這個時代后,何思安始終陷入一個誤區,那便是古代土地兼并的問題,以過來人的視角看待問題,王朝的滅亡幾乎都是土地兼并引起的,如此一來,氏族的存在便猶如一座大山壓在何思安頭上,讓其喘不過氣來。 而何思安卻忽略了如今距離百家爭鳴的戰國時期距離并不算太久,拋去久遠的夏商周以及二世而亡的秦朝,大漢可謂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中原王朝,自己完全沒有必要現在就走向氏族的對立面,正如法正所言,南中,交州等地便根本不存在土地兼并的問題。 說白了古代中國王朝最大的特點便是農耕文明,一旦統一后,自己完全可以大力發展工業,畜牧業等,以自己的見聞,配合上舉國之力造出鐵軌,蒸汽機,水泥,紡織機等物件并非難事,屆時百姓有了更多選擇,所謂的土地兼并自然而然便會消弭于無形。 “孝直不愧是三國內政方面數值拉滿的存在,得孝直,實乃思安之幸也!”說著,何思安顧不上儀態,直接來到下方,一個熊抱攬住法正,狠狠的拍了拍對方后背。 “咳咳咳!主…主公,何為三國?數值拉滿又是何意?”法正嘴角抽搐,畢竟在這個時代被同性這么抱著還是很不雅觀的。 “是我失態了,法…啊,那個不要在意這些,孝直方才說什么?要一人?” 何思安暗中擦了擦額頭冷汗,自己這一激動說話方式險些回到前世那般。 法正自是看得出此刻何思安的暢快之情,也為何思安那句:‘得孝直,實乃何思安之幸也!’感到欣慰!能看得出,何思安說這話完全是發自肺腑,這讓法正有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沖動,甚至無關于身份… 收回思緒,法正嘴角上揚,畢恭畢敬的說道:“正,想要李恢幫忙處理政務!” “哦?莫非此人還有過人之處?孝直快快說與思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