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翌日一早,甄豫便在田豫的護送下返回河北,雙方約定甄家第一批遷徙的族人于一月后在黑山與田豫會合,隨后一同走河內-長安一線返回武都。 送走臻豫后,何思安沒有即刻離開武都,只因還有件喜事正在等著他,準確的說,是趙云與的楊奉之女楊巧兒的喜事! 事情還要從一個多月前說起,隨著馬超占領長安,曹操的西征宣告徹底失敗,何思安軍才算徹底放松下來,之前去漢中避難的百姓以及眾家眷也陸陸續續地返回武都。 不同于所有人的歡欣鼓舞,有一人卻變得越發沉默寡言! 在何思安起程前往益州之時,趙云率領一千二百人通過陰平小路暗中跟隨,并且在雒城不但擊殺劉循、劉瑁,更是硬生生的擊退楊懷所率的萬余東州軍,可以說何思安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地取得益州,趙云居功至偉! 但出發時所率的一千二百人,現如今活下來的不足零頭,而且幾乎人人帶傷,正應了后世唐朝詩人王翰的那首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徐榮、呂布等人皆見慣生死,倒也沒有當作一回事,但徐庶還是很能理解趙云的心情,在得到何思安肯定的答復后,第一時間便將撫恤金足額發放給趙云。 “子龍無需多慮,我們這些人本就是將腦袋系在腰間,所爭的不過是子孫后代的一個未來而已!”看著愣愣發呆的趙云,一旁的臧霸拍了拍對方的肩膀,輕聲說道。 “宣高兄所言,云自是知曉,只是眼睜睜的看著兄弟們天人永別,云...哎,也罷!”趙云本就是果決之人,搖搖頭,起身對一旁負責分發撫恤金的小校說道:“走,我趙某人陪你走這一遭!” 看著一群人遠去的背影,臧霸不由眼神變得哀傷,當年自己本是陶謙手下騎都尉,因意見與上官不和回家務農,原本日子過得倒也舒心,但誰知連年災禍,官兵、盜匪劫掠搞得百姓苦不堪言,自己便帶領手下農戶揭竿而起,落草為寇,數年后恰逢黃巾之亂,這才稀里糊涂的加入黑山軍,幸得弘農王的橫空出世才有了自己如今的地位。 ‘只是...一晃近十年匆匆而過,當年跟隨自己的鄉親們,如今又所剩幾何?哎,希望這亂世,今早結束吧...’ 很快,一天過去,撫恤金也已發放大半,趙云獨自一人躺在床上,看著黑漆漆的房間發呆。 何思安不但按照軍中約定足額發放了撫恤金,更是自掏腰包填補了許多,想起一幅幅或悲傷,或痛哭,或看到撫恤金時強忍喜悅時做出的難過表情,趙云心中猶如一塊大石般難受。 第二日,一夜未眠的趙云終于將所有撫恤金全部發放完畢,但...除了眼前的這一家...楊奉! 可以說在何思安軍中,楊奉是和趙云相處最久的一位,自從負責移民時,趙云所率便是楊奉在黑山落草為寇時的隊伍!原本二人矛盾頗大,楊奉認為趙云這種小白臉沒有絲毫資歷,純靠與何思安較好才能統率一軍,至于在趙云眼中,楊奉更是酒囊飯袋的代表,統兵毫無章法,武功更是稀松平常,甚至都不能說純靠蠻力,只能說在戰場上靠著一股狠勁兒! 然而隨著相處的時間越來越久,兩人逐漸改變了對于對方的態度! 趙云統兵時軍隊猶如煥然一新,整支隊伍盡顯一股鋒銳之氣,至于武功,在楊奉看來即便項羽、溫侯也不過如此,至此,楊奉便心甘情愿做起了趙云的副手,全力配合趙云下達的每一條軍令! 可以說趙云之所以在短短五年間帶出一支能夠以一敵十的軍隊,離不開楊奉的傾囊相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