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輸出刀劍給倭國-《大明安樂公》
第(2/3)頁
尤其是一船船的海貨運和銀子運入宮中,他總是自責,覺得自己這個戶部尚書生財有道。
隨著整個恩設榷場和海蕃司運轉的流暢,夏元吉漸漸看到,這其中的巨大財富。
現在很多人想要把自家的子弟和親戚,塞進恩設榷場或者海蕃司。
可是尷尬的是恩設榷場是陛下的地盤,徐欽代管而已,海蕃司是徐欽的地盤,當初罵徐欽的人現在想要不計前嫌。
可徐欽就不是那種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人,他是相逢一笑掏刀子的德行。
當初這個恩設榷場的設置,就是怕有人反對,朱棣和內閣是頂著壓力開設的。
所以叫恩設榷場,外國使節朝貢的東西是給皇帝的,稅收現在給了戶部。滿朝廷都是受益者,現在都當肥肉盯著,也沒人提什么海禁了。
朱棣收到的禮物,只留下一小部分看著順眼的,大部分沒離開海蕃司,就被徐欽給賣了。
換來的就是真金白銀,這部分不比戶部收的少。何況還有徐欽玻璃的分成,他的腰包逐漸飽滿起來。
朱棣和內閣坐在一起,在研究恩設榷場對大明的影響。事實證明楊士奇的高瞻遠矚。
現在整個大明朝因為打開了海外市場,蠶桑的種植面積在極大的增加,大量的荒地被開墾出來種桑養蠶。
江南地區地區已經成立大量的紡織工坊,一個女子所賺的錢,甚至不比一個成年男子少。
瓷器大量的出口,瓷器的窯開始大規模出現,甚至瓷器燒制師父一個難求。
商人比任何人都敏感,當他們發現出口的口子被打開之后,立即開始提前囤積桑田、窯礦,甚至是工匠。
“這些只是一個開始而已,如此下去幾十年之后,必然會讓種植糧食的地和人變少,商人越來越賺錢,很多人不務農了。長此以往天下秩序必然崩壞?!?
禮部尚書徐至剛擔心的說道。
朝廷從來就是以農為本的,李至剛這話是有預見性的。
“至剛只看到其一,沒看到其二。你看到了蠶桑奪地,看到商多農少了。卻沒看到大明百姓除了種地還多了一些其他生計。
沒看到這些海外風物都為我大明所用。而且遠遠沒有到那個程度。就算到了也不怕,只需要榷場控制出口就可以?!?
楊士奇淡淡的說道,他一點也不擔心。一旦出現那種狀況,只需要榷場限定出口貨物的種類就可以了。
“人口和土地啊。”朱棣感嘆了一句。
徐欽曾經給他提過的,現在大明不是人口過多,經過元末的戰爭,雖然恢復了幾十年,但是依然是地多人少。
“海外對大明貨物的需求是無盡的,而我們可以通過出口的方式,來調節大明內部的生產結構。徐欽是這么說的。
現在初步看到絲綢和瓷器的出口,對大明內部的影響。如果我們出口的精良鐵器增多,會不會增加國內鐵礦的開采和鐵匠的增多?”
楊士奇說道。
“嗯,提到鐵朕想起來了,兵仗局和工部當初跟徐欽鑄造火銃,改造了煉鋼爐,現在每個月的煉鋼量是以前的四倍。鐵礦朕的跟不上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江县|
淮滨县|
沈丘县|
寿阳县|
同仁县|
奉化市|
永清县|
西充县|
烟台市|
花莲市|
商城县|
思南县|
米泉市|
永康市|
广西|
黄山市|
百色市|
渭源县|
虎林市|
六盘水市|
宁都县|
石首市|
县级市|
双江|
巴林左旗|
洮南市|
桐庐县|
义乌市|
巩义市|
鄂伦春自治旗|
阿勒泰市|
温泉县|
新乡市|
沂南县|
灌南县|
维西|
雷山县|
东源县|
仙居县|
宝鸡市|
凤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