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咦?嫂子,你們府里不是有個宛昌徐氏的女兒嗎?”明王妃忙問太子妃。 太子妃想了想,道:“你說的是徐良娣,我還真沒問她出身,只知道她是西京府同知家的女兒,當年選秀的時候,是皇后娘娘隨手給點了兩個人,其中就有她。” “她不會是故意來讓大嫂難堪的吧?”榮王妃立刻瞪起了眼睛。 “呃,大概也不至于吧?那徐良娣平時看著還挺老實的。”太子妃想了想,道。 “這徐氏成婚之前并沒有來過京城,若要論起來,娘娘府里那位徐良娣,可能是她同族的一位姑姑。不過徐氏命運不好,正值待嫁之年,祖父和父母先后染病而亡。她只有一個外嫁的姐姐,沒有旁的兄弟姐妹,就一直與叔叔嬸嬸住在一起。可能就是覺得她年紀大了,不嫁不成,羅家又不愿意與永昌伯府就此斷了關系,況且,她長得還挺好的。”馮大姑奶奶合理推測。 一眾貴婦們一起點點頭。 “我聽說永昌伯挺寵著這位新夫人的,不過,怎么沒什么動靜?也沒正經擺個酒啥的?” “何止呢,都沒去為她請封誥命。也不知道外頭傳她受寵是真是假?” 主桌上的貴婦們聊了起來。 劉夫人卻搖搖頭。 “永昌伯除了好色之外,還是個聰明人,他之前那位夫人也得寵,不過,還不是如此?”劉夫人嘆了口氣。 她對永昌伯了解的還是多些。 別的不說,只看這么些年,永昌伯兩次續弦,后院里更是納了許多妾室,但如今拿捏著侯府的依然是原配所出的兩個兒子。 雖說府里鶯鶯燕燕多了一點,但整個永昌伯府還是穩的。 “可如今卻趕上了這么一位夫人,以后可就不好說了。” “我看這兩個兒媳也不是那么傻的,這不就把人弄走了?” 桌上的這幾位夫人們陪著太子妃說了說話,總算是把剛剛上來的郁悶,又壓了下去。 劉夫人看著太子妃的臉色,立刻就把話題又扯向了好的方面。 “到底是和我們凡人不一樣,你瞧瞧人家這巧思?我活到六十歲,還是第一次吃到這樣的饅頭。” “剛才不是說了,做饅頭的這種面粉,別的地方都沒有,只有這凈月宗的仙人才能種得出來。” 太子妃一邊聽著,臉上也露出了幾分笑意。 不過,心里面也多少有了一點點擔憂。 雖說自家大兒有仙人相助,這是一件好事兒。 但是,畢竟人家也是一個姑娘。 這京城里的有些人就愛傳這些閑話,總不能堵住所有人的嘴吧。 太子妃現在又覺得,住在重華宮中實在是不好。 要是他們在外面單獨立府的話,她還能請那位仙人往她這里來住住。 一直到宴席散去,太子妃回宮的路上,心里面還一直在盤算這事。 回宮之后,太子妃先去更衣,然后就去皇后娘娘那里請安。 皇后娘娘已經連服了兩日的藥,今日身體就已經好了很多,顯得很有精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