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咱就趕緊的,還是得給他們湊點換洗的衣裳,還有路上的干糧。”外頭一個女人笑道。 “是啊,明兒他們就得往仙山村去,得叫他們穿得干干凈凈的。我家小子才裁了一件衣裳,我去找出來。” “我家還有兩件新衣裳呢。” 外頭的女人們熱熱鬧鬧的商議起來了。 “先靜靜,我把話說在前頭,這活是為了咱村干的,每日的工錢……”芋爺爺又道。 孫二山二話不說,先把自己這幾日的工錢拿了出來。 “我先交。” 芋爺爺卻擺擺手,道:“每日十文歸做活的人,剩下交到村里,村長這里都有本賬,記得清清楚楚呢。” “哎呀,我們都知道,去年災(zāi)荒,還不是村里想盡辦法湊了錢買糧?我們一文不留也應(yīng)當(dāng)?shù)摹!? “哎,村長,等咱也能種這紅薯了,可得多開幾畝地啊。” 芋爺爺見全村人都是這樣的表現(xiàn),心里也很滿意。 他擺擺手,示意大家安靜,表示這個事情就這么定了。 他們村子現(xiàn)在實在是不富裕,村子里約定俗成,如果是集體在外面干了什么活,一定要交一部分到村子里面來。 每到冬天,或者遇到什么大事,青黃不接的時候,這筆錢就派上了關(guān)鍵的用場。 大伙一直都過著這樣的生活,這才能在如此艱苦的山中,靠著這么少的人數(shù)維持住他們這個小村落。 在這里定下了村子的大事,孫二山便跟爹娘一起回了家。 孫二山上頭還有一個哥哥大山,小的時候病了一場,從此反應(yīng)就有點慢。 倒也不是說傻,只是說話有些遲緩,但是大山是有一把子力氣的,脾氣性格也很好,別人不管說了什么他都憨憨的笑笑。 在村子里面,小孩子們都喜歡跟他玩兒。 干活也是特別賣力,村子周邊這幾塊荒地,開荒的時候,大山可是出了不少力。 可是他們家里窮,兩個大點的兒子到現(xiàn)在還沒說得上媳婦,下面還有兩個小閨女,一個小兒子。 他家的負擔(dān)實在是很重。 幸好他們這個老二的兒子還肯干,腦子也靈活。 孫二山的爹娘詢問兒子這些日子在外頭干活的情況,高興的嘴一直都合不攏。 “哥,仙山村的村長說過些日子,他們那里可能還需要更多的人,除了從她們那些姻親家的村里面顧一些,再肯定就選咱們村的人,到時我也帶你一起去干活。” 孫二山說著,從自己的包袱里面掏出了兩個肉餅。 這是今天他們回家的時候,阿松村長特意給他們每個人發(fā)的,叫他們路上吃。 他不舍得,特意留了下來,就拿回來給家里人嘗嘗。 一個肉餅不過是孫二山手掌那么大,家里這么多口人,也只夠每人切一小塊,嘗嘗味道的。 可就是這樣,三個小的都吃的兩眼放光,這大概是他們最幸福的日子了。 孫大山坐在一旁憨憨的笑著。 就在高平村的村民們覺得生活很有希望的時候。 在仙山村,孫二山他們無意之間救回來的那個姑娘也終于醒了過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