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宋。 宋朝學子們看著天幕上急劇轉變的畫面,一個個沉默了。 說好的九年義務教育呢? 說好的大學生就是科舉進士呢? 擱這開玩笑是吧! 大宋朝廷的確是重文輕武,但咱們學的都是四書五經、圣人之言! 豈能紆尊降貴與豬同寢? 一想到那種炸裂畫面,無數學子紛紛惡寒! 【還有一位學長的畢業論文是種紅薯,他每天都細心照料,結果在臨近結業前,被校門口烤紅薯的大爺發現了!】 【結果可想而知!】 【而他同寢室的另一位同學畢業論文是種玉米,眼看著就要成熟的時候,一場大火,所有的玉米都變成了烤玉米棒子!】 【更慘的還屬這位,畢業論文選擇的是新品種西瓜,精心照料了許久之后,竟然被人偷摘去吃了,甚至連種子也沒留下!】 【還有同一寢室的兩位,一人養雞一人種番茄,結果番茄被雞吃了,一怒之下把雞燉了,二人雙雙掛科!】 《貴圈真亂,哈哈哈!》 《我算是服了,我還以為農學生都是袁老那樣的整天和水稻打交道,是我膚淺了!》 《這就是傳說中的畢業論文被吃了?》 《好慘,我好喜歡!》 《還記得當年大學沒畢業的時候,我一個兄弟畢業論文是辣椒,結果某天涮火鍋的時候被人全摘了!》 《沒我當年慘,投來一千多尾魚苗,六個月之后差點被釣魚佬絕種!》 看完天幕上那些炸裂操作之中,萬朝觀眾已經有些麻了。 看起來,后世的這些大學生似乎并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么厲害,甚至有些“清澈的愚蠢”! 而那些忍俊不禁的操作,更是讓無數百姓與學子笑出聲來。 好家伙,還能這么玩? 可就在諸多百姓與文人學子調笑天幕的時候,萬朝帝王已經有些坐不住了。 農學什么的他們不太了解,不予評價,但…… 袁老! 那位后世的水稻之神,當代神農的名號,眾人可是早就接觸,甚至熟記于心。 也正是這個名字,讓眾人隱隱約約意識到了什么。 后世那些所謂的大學生,絕對沒有看起來的這么搞笑。 其中定然隱藏著什么深意。 就比如這農學,看起來一群才子在做一些奇葩事,實際上呢,分明就是代表著后世已經在農業之上有了極高深的見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