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在顧笙還想在評論區摸摸魚的時候,屏幕上忽然彈出了條微信消息。 【v信】 【1個聯系人發來1條信息!】 【項目部李成浩:老大有時間沒有,有個代碼出了些bug!】 好家伙,來活了? 顧笙當然沒有拒絕的理由,回復一個收到之后便關閉了手機屏幕。 萬朝天幕戛然而止,忽地就變成了漆黑一片。 經歷了好幾次天幕變化之后,萬朝觀眾們已經見怪不怪,此刻也紛紛收回目光,將心神收回到了眼前忙著的事上。 春秋戰國,默默收回目光的孔子看向身后門徒。 回想起后世對于儒學的批判,孔子雖然早已心無掛礙,但難免還是生出了微微的嘆息。 儒者之學不在乎于仁禮,后世之輩安能污蔑? 但除此之外,孔子更在意的是經過了數千年的演變之后,后世的制度與如今到底有多大差別? 后世天下文人進修的作為小學、大學制度是如何運轉? 三國,蜀地之中的眾人也是罕見地沉默起來。 后主劉禪的名聲他們早就知道了,而此刻所謂的太子立賢的說法讓眾人生出了一些希望。 而此刻,無數目光都集中在了軍師諸葛亮的身上。 希望他能開口說些什么,但諸葛亮卻是微微一搖頭,不再言語。 軍事謀略方面他可以提出建議,但這立儲之事卻是謀臣大忌,他自然不可輕舉妄動。 大唐,高祖李淵似乎終于下定了決心。 為了避免手足相殘的事發生,他決心將太子之位罷黜,傳給秦王! 另一時空中的李世民卻早就掙脫了桎梏,將開拓海洋的事安排下去之后更是看著漆黑的天幕思索起來。 后世之輩為何人人勇猛至斯?一個個,悍不畏死! 他早就有了求變之心,此刻更是對于后世之民生制度充滿了好奇。 假如能學會后世的那些制度,大唐崛起指日可待矣! 大宋,太祖趙匡胤也終于確定了一個事實。 自己的皇位果真被弟弟趙光義承襲。 怪不得后世多出昏聵之輩,尤其那什么協同奸臣陷害忠良的趙構! 趙匡胤隱隱把握住了事情的脈絡。 不管如何,燕云十六州必須要收復回來! 大宋可重文官職權,卻不可真正將天下兵馬解散,此刻趙匡胤才真正意識到自己險些鑄下大錯。 假若大宋舉國無兵可用,遭遇外敵又該如何? 趙匡胤想起了前朝史書中的一句太宗名言,瞬間便冷下了眸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