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明武宗-朱厚照:6.5分!你笑厚照死的早,厚照笑你玩的少!】 《有人說他玩物喪志,我只能說所有人都忘了他御駕親征的戰果!被所有史書低估了的應州大捷,平息寧王叛亂,真是個狠人!》 《這位也算是英年早逝吧,我只能說明朝皇帝不溶于水!》 《武宗太想有作為了,想遏制文人士大夫階級,想增強武將的地位實力,但是太急了,得罪了文官實在是太慘!》 大宋,太祖趙匡胤看著天幕畫面有些摸不著頭腦。 遏制文人階級? 文人、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弱書生,還需要遏制什么? 相反武將才是叛亂的根源吧! 俠以武亂禁,若不能挾制武力如何能保證天下太平? 但這種想法只持續了片刻,很快他就反應過來,假如文人掌控了太多權力,又如何? 再怎么重文輕武不管,趙匡胤也清楚一個國家絕不能沒有半點武力。 但,假如文人勢大直接將軍權也掌控在手中? 那這天下到底是皇上的天下,還是文臣的天下? 這瞬間,趙匡胤有些明悟了。 文武均衡才是國家長遠的根本,就好比岳飛那般的武將,那怕是有著莫大的功勛,也不會生出叛國的心思! 紫禁皇城,朱元璋將那幾個關鍵字在心中默讀了幾遍。 應州大捷? 那不是山西大同府那邊嗎? 莫非,后世的瓦剌已經侵入到這種地步了? 但很快朱元璋的心神完全被另外的信息所牽制,勃然大怒! “得罪文人?” “一群只知道高讀圣賢書的書生,竟然能以此挾制一國帝王?” “糊涂!” “咱的大明皇朝怎能受到這種鉗制?等我把那群文官全砍了!” 幾乎就在這瞬間,朱標與朱棣都感受到了朱元璋身上散發的威嚴。 這是要大清洗的節奏啊! 朱標連忙出言勸諫。 “父王!” “還請父王喜怒,天幕演化尚不知根源所在,滿朝文臣皆唯父王馬首是瞻,并無不妥啊!” “后世之變化還需從長計議才是!” 也就是朱標開的口,不然朱元璋又怎會這么輕易收手? 而一旁的朱棣更是滿臉狐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