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今華夏,若要問最牛的職業(yè),當屬華夏漁民了。】
【先別急著反駁,在大多數(shù)人的印象之中,漁民這個職業(yè)老是跟黑黢黢的臉龐和海浪掛鉤,認為他們非常貧苦,讓人憐惜。】
“難道不是嗎?”
南明,延平郡王鄭成功摸了摸下巴,看著天幕之上,他以為這些都是常識來著。
漁民,或者是明清時代的漁民,那可真是倒了大霉。
朝廷時不時就通知你要禁海,然后把你的船只沒收,將你和你的家人帶到一個陌生土地之上。
而且還不給分配任何的東西,只有一些鹽堿地給你蓋房子。
然后還要美其名曰這是朝廷恩賜,收你一筆恩情費不過分吧?
于是乎,每一次都有漁民冒險逃到海島之上,生根發(fā)芽。
這也是鄭成功他老爹鄭一官手中大部分海盜的來源。
可以說相比于中原大地之上的餓殍遍野,漁民更慘,他們甚至連被記錄的資格都沒有。
三國時空,長期生活在番禺的步練師也是頗有感觸地嘆了一聲:
“漁民確實窮苦,稍有不慎就有全家死亡的危機。”
她曾經(jīng)親眼見過龐大的海嘯將周邊的漁民村落一掃而空,將眾多漁民吞噬,這樣貧賤的生命怎么可能成為最牛的職業(yè)呢?
難不成后世之人都不畏懼死亡和風浪臺風的嗎?
懷著這樣的心情,諸天觀眾紛紛將目光看向了天幕。
【
漁民就變成了華夏海浪之上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平日里身兼多職,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于是乎,那一天,華夏的魚雷技術(shù)突飛猛進,一下子挺近了二十年。】
“這特娘的也行?”
大明朝,朱棣瞪大了眼珠子,他也是海禁的反對者,并且親自把鄭和下西洋當成了政治任務(wù)來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