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私塾前,桃樹下。 李伯再次請酒,樂先生再飲一杯,臉上泛紅,他不善飲酒,最喜茶水。 平日些五六杯,今日犯愁,這第二杯下去,便有些醉意,說話也卷舌。 倒是這白傻子酒量極佳,先前雖被辣到,適應(yīng)過一杯接一杯,不顯半分醉意。 引得二人側(cè)目,李伯心中微痛,此酒可是御賜,自個兒不舍得喝,若為樂先生,斷然不會拿出來。 如今到便宜這傻子,不識其中滋味,牛馬般飲有些暴殄天物。 卻也無法,樂先生在坐,他豈能不讓傻子喝,心中有數(shù),樂先生對這傻子極好,若他出口阻攔,出山一事,再無可能。 “傻子,莫要再喝了,若是醉了,這桃木被人挖去,你都不曉得!” 樂先生并非蠢人,也知此酒并非凡物,若傻子喝多,一來搖晃,若掉江中,免不了殞命。 二來這一酒之情,免不了要他還,心中還不曾下論,若李伯乘機(jī)開口相求,倒也麻煩。 “他既善飲,斷然不醉,多喝些也無妨,并非何等酒水,無妨,無妨!” 李伯卻是人精,連連擺手,這又斟酒,才嘆息一聲:“當(dāng)即強(qiáng)國環(huán)伺,狼子野心,我大乾想要應(yīng)對,頗有吃力。” “我這般人,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他再笑說:“若論逍遙,當(dāng)屬子沛!” 一談舊事,二念國事,樂先生心中嘆息,想來接著便要游說于他。 卻聽李伯話音一轉(zhuǎn),搖頭笑道:“子沛雖逍遙,卻亦有煩心,若無煩心,當(dāng)屬這傻子!” 樂先生目光閃爍,看向白傻子,不覺點(diǎn)頭:“應(yīng)是如此!” 卻見他應(yīng),李伯嘴角露笑:“早些殿下見著,回去后連連悲嘆,覺我大乾還不曾安定。” “如若安定,怎會有這等人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卻實(shí)可嘆!” 樂先生聞言,心中增添三分苦楚,傻子為民,他以憐民,如今提起怎不悲痛。 卻也贊嘆殿下之才,洞察秋毫,心系百姓,雖為一介女子卻不輸任何男子。 “殿下之心,你我皆知,見著傻子茶不思飯不想,卻無辦法。” 李伯連連搖頭:“如若倒下,又不知多少百姓要受苦受災(zāi)。” 樂先生不曾搭話,李伯瞅了眼傻子,摸了下桃樹,“思來想去,我意在桃花亭小聚,請些才子,做些辭賦。” “殿下見了欣喜,再予傻子些東西改善改善生活,也讓才子明的百姓不易。” “多思國憂民,將來入朝為官多為百姓說話,不至于做些情愛賦詩,也好不是?” 這般說辭滴水不漏,桃花亭并非設(shè)宴,而是小聚,我亦并非請你,而為傻子前來。 圖殿下安康為國為民,你子沛縱有心拒絕,卻也如鯁在喉說不出口。 二人想熟多年,樂先生為人李伯心中明了,故意將其拋出局中,卻使他不得不應(yīng)。 三請酒既落,樂先生醉意大發(fā),這便不能細(xì)細(xì)思考,稀里糊涂便應(yīng)了下,李伯心中頓喜。 卻聞先生嘆息:“既是小聚也無妨,明日早些,我便帶傻子前去。” “如此甚好!”似是混淆是非,李伯誠懇:“殿下龍?bào)w,還須托付子沛!” “自然!”樂先生連連點(diǎn)頭,卻見傻子夾菜,左右上不了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