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早飯吃的面疙瘩湯,里面還有青綠的野菜和雞蛋花,出鍋時,許懷義又倒了點芝麻油,那香味簡直能迎風飄三里地。 村民們見狀,大多人都已經麻木了。 當然,有習慣的,就有看不慣的,難免會忍不住酸上兩句。 這時也會有人跳出來說公道話,“人家挖人參,趕在糧價還不是太離譜時,買了不少糧食,可不就能隨便造嘛,這羨慕不來,誰叫人家不光有運氣,還有眼光呢,你們早前咋不把手里的銀子都換成糧食存著?那現在就不用扣扣嗖嗖、數著米粒下鍋了,也能吃香喝辣的,哼,這會兒,眼熱人家過的舒坦,晚了!” “那他,也太張揚了,大家都吃糠咽菜了,他還能吃細糧,還吃的這么高調,總得考慮一下旁人的感受吧?” 這話出,立刻有人懟道,“咋滴?還非得讓人家跟著你一起吃糠咽菜才叫同甘共苦啊?你要是覺得這么做才對,那就去找他理論啊,想想徐有田吧,現在還躺在炕上動不了呢,你們當許懷義是誰,是能隨便編排的?” 這話的殺傷力大,頓時都老實的跟鵪鶉似的了。 吃完飯,再次上路。 徐村長扯著嗓子,叮囑著每家每戶都要帶足了水,萬一水源不好找,就得靠儲存的那點水過日子了。 這話,難免讓村民們焦慮,不過,未雨綢繆總是沒錯的,于是啟程時,不少人的行李更沉重了,這無疑拖慢了速度。 徐村長看的暗暗著急,去跟許懷義商量,“你看這事兒咋辦?水不帶足不放心,可讓他們扔別的東西,也肯定舍不得……” 許懷義沒說解決辦法,只淡淡的提醒,“照這速度,原本一個月能到京城,怕是要拖拉到四十來天了,各家的糧食要是夠吃的,帶的衣服也足夠厚實,倒也無所謂。” 聽到這話,徐村長轉頭就去催促了。 村民們聽話是聽話了,但免不了怨聲載道。 徐村長沉著臉,只當聽不見,反正只要別拖慢速度就行。 許懷義就更不在意了,不緊不慢的趕著騾車,磕著瓜子,有一搭沒一搭的跟徐長松,還有許懷孝閑扯兩句,一點不覺得無聊。 坐的腿麻腰累了,就下來走幾步,精神頭飽滿的讓人望塵莫及。 也讓人費解。 徐長松大半無聊時間都用來琢磨許懷義了,是咋保持這么旺盛的精力呢?就因為吃的好、吃得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