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顧小魚身子僵硬的端坐著,聞言不由抿抿唇,小臉還有點泛白,眼底卻已溢出愧疚和難堪,“心口發堵……” 顧歡喜摸摸他的頭,“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古人大概就是看到眼下這般悲慘境況才所感所寫的,你現在,還覺得這只是天災、是朝廷不得已嗎?” 顧小魚搖搖頭,默了片刻,認真問道,“娘,您有什么好的應對之策嗎?” 顧歡喜斟酌道,“具體措施,要看具體情況而定,娘實在不好與你多說,免得讓你以后流于教條主義,不過,在我看來,最起碼不能把難民當成狗一樣的對待吧?用一碗粥吊著他們,把他們圈養起來,防備著他們作亂鬧事,可這樣治標不治本,而且,對難民來說,無異于飲鴆止渴,用不了多久,他們的精氣神就都廢了,等到官府和城里的富戶再拿不出吃的來喂他們,便只剩下武力驅趕,任其自生自滅了……” 顧小魚若有所思的聽著,臉上的表情,正經嚴肅的一點不像個五歲的孩子。 顧歡喜看著他,意味深長的繼續道,“你說,官府和富戶們這么做,是憐憫救濟難民,還是把他們往更大的火坑里推呢?” 顧小魚面色一變,不由攥緊了袖口,“難道,難道他們打的是……兵不血刃、慢慢耗盡這些難民性命的主意?” 顧歡喜淡淡的道,“他們倒也未必真有這么狠,但任其自生自滅肯定是有的,不然,官府早該拿出可行有效的賑災措施了,即便朝廷不往下撥救濟糧食,當地衙門就真的沒有應急準備?若是安排得當,能舉全城之力,別說門口那些難民,便是咱們,或許都用不著撇家舍業的去逃荒。” 干旱確實客觀存在,但她總覺得,并不是造成眼下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人禍應該也占了相當大的一部分。 難道開國才三十多年,宮里就亂了? 相隔千里,信息閉塞,她是猜不出來皇室和文武大臣們都在忙著搞什么幺蛾子,為什么跟眼瞎了似的,對中原這十幾個州府的災情視而不見,但這會兒看到青州的亂象,不由開始發愁,到了京城,天子腳下,達官貴人多如牛毛,要是朝廷那幫人不靠譜,皇帝又糊涂,那他們一家又該咋辦呢? 總不能茍一輩子啊。 比起她的思慮深遠、千愁萬緒,許懷義的頭腦就簡單多了,也純粹,想那些還沒發生的干啥呢?顧好眼下才是正經,他向來信奉天無絕人之路,真到了絕處,干就完了唄。 思慮再全,不如放手一搏。 所以,這會兒隊伍里,他簡直是獨樹一幟的淡定自若,揚起的鞭子,甚至還帶著那么幾分歡暢自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