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若是蕭三爺知道這事兒,就是不知道還有沒有這么干勁十足。 解決了難民的問題,方辰開始著力研究如何帶動楊花坊的經(jīng)濟發(fā)展了。 畢竟光搞衛(wèi)生這一項是不行的,要讓楊花坊的老百姓確實的感覺到生活的變化,而且還是好的變化,這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就在方辰和劉元慶兩人風風火火治城的期間,張宇等人的造勢有了不小的收獲。 朝堂上。 依舊是老生常談的南方災情,眾人爭論半天也沒有拿出什么確切的解決辦法。 之前有皇后陸彩凰,按照方辰給的勒石記功的辦法,算是給災民緩了一口氣。 但這終究不是什么治本的方法。 洛凝心看著群臣爭論心中冷笑只覺得有些可悲。 這時候,瞧著陛下情緒不太對勁,張宇知道這是個機會。 因為賑災的事情。 他們戶部已經(jīng)惹得陛下很不高興了,這次正好借著這個機會,挽回一點在陛下心里的形象。 當即張宇走了出來道:“陛下,老臣有事啟奏。” “何事?”洛凝心輕抬眼簾。 張宇笑道:“今日外城文軒坊有一篇贊頌陛下的文章傳出,極為不俗。老臣知曉后便命人抄錄下來,想要獻給陛下。” “哦?還有此事?”洛凝心來了興趣。 又有大臣道:“陛下,那邊文章臣也有所耳聞,的確不俗,甚至可以說得上是十年難得一見。” “呈上來吧。” 聽到這話,張宇連忙將準備好的文章交給了太監(jiān)總管馮高。 馮高開始大聲念起那篇所謂十年難得一見的錦繡文章。 不少人聽著連連點頭,也有少數(shù)人冷冷一笑,通篇馬屁不值一哂! 等到馮高念完,洛凝心點了點頭:“不錯,沒想到民間竟還有人能夠寫出如此文章,張大人,剛才說是文軒坊流傳出來的?” 張宇微笑著故意說道:“不錯陛下,正是劉元慶治理下的文軒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