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專業化-《我的1979》
第(2/3)頁
二彪也道,“哥,我們賭氣歸賭氣,可不敢拿生意開玩笑。”
“有時間再跟你們算賬。”至于這倆人話里的真假,李和現在無從判斷,只得繼續道,“那塊地當然是做電子市場了,蓋好了只租不賣。要做就做到最好,你有時間跟老于到香港再去看看,學習下人家是怎么做的。”
早期來到華強北的企業基本上都是從來料加工開始做起,穿表鏈、組裝收錄機……
只要能賺錢什么活都做。有了資金基礎后,開始與外企成立合資公司。同時,各種投資也紛至沓來,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成立,最多的就是電子企業。
所以李和順應潮流做電子市場也沒錯。
而且他還是比較喜歡收租子,他對于賣樓花暫時沒興趣,房價目前這么低,那才能賺幾個錢。他還是側重在囤地和開發大型批發市場,比如電子市場,水果市場,服裝市場,小商品市場。
事實證明,目前收租才是王道。
于德華和付彪一起點頭,“好的。”
李和喝了口茶,繼續道,“之前都是賣方市場,也許以后會變買方市場,不管如何,不會永遠賣方市場,也不會有永遠的買方市場。所以將來會怎么變呢?就是變成香港這個樣子,大家去香港看看就知道了,就是大家,無論買還是賣,都是一個正常的供需關系,這樣才是一個有效的市場,一個正常的市場。將來拼什么呢?拼的是產品質量,拼的是服務,拼的是資金,拼的是渠道。那么大家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現在有什么呢?我們看著好像什么都有,要錢有錢、要地有地,要廠子有廠子,但好像又什么都沒有,就是個二道販子,依然還是小作坊模式,這樣子行不行?能不能持久,都是大家需要考慮的問題。”
方向笑著道,“是這個道理,我認為專業化和多元化的道理要一起走,我是專業做印刷的,目前一心把印刷這個行業做透作熟,可是發展到一定瓶頸,到一定階段,可以朝著其他路子走走,也可能做造紙,也可能做酒廠,這也是多元化的道路。周恩來總理以前就說過,要兩條腿走路。”
“說的對,這就是我說的小公司專業化,怎么樣才能專業化,就是技術專業化,一定要做到行業頂尖,做到頂尖之后,你才能有的放矢的做多元化,走集團化道路。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沒有核心產業,要突出一個核心出來。”李和比較欣慰方向這話,這里所有人中間,有意識的朝研發靠攏的只有方向和付霞,其他人有沒有考慮過技術專業化這個問題,“不能看著什么賺錢我們就做什么,一味的大而全不會有好結果。產品必須有獨創特色和偏重性,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否則不能避免平庸和死胡同!每一樣都做好做精比一味的大而全要妥當得多。“
李和已經過了資本積累的階段,但是如何掉頭拐彎,如何突出比較優勢,是他必須考慮的問題。
蘇明重重的吐出了一個煙圈,似有所得,說,“其他業務我會回去盡快砍掉,賣掉,我還是想一心做磁帶。”
李和擺擺手,“拐彎不在這一時半會,不用這么激進。有錢還是要賺,我的意思就是說大家要有一個準確的定位,突出核心優勢。我們現在最大的優勢是資金優勢,可是其他方面的優勢好像沒有,產品優勢要不要,人才優勢要不要,研發優勢要不要,渠道優勢要不要,市場優勢要不要?都需要的。你賣打印機,目前市場上只有你一家有貨,客戶沒得選,沒得比較,你價格賣得貴,服務態度又不好,產品質量又差,客戶捏著鼻子也認了。可是假如以后有第二家,第三家的產品呢,客戶還會選你的產品嘛?咱們說個最簡單的例子,國營飯店,現在還有幾家敢像以前那樣擺譜?所以啊,都在變,一切都在變,我們也要跟著變。”
這句話說完,眾人若有所思。
于德華笑著道,“你肯定心里有譜了,你直接說唄,我們按著做。”
”還是我剛才的話,大家想想自己的核心業務到底是什么?做地產要么不做,要做就是中國第一強。做磁帶要么不做,要做也要做第一強。做家具,做鞋子,做代工外貿都是這個道理。第一做不到,我們至少要做個第二吧?”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垣县|
灵宝市|
通榆县|
普陀区|
鄱阳县|
安福县|
永泰县|
天津市|
西华县|
于田县|
台北市|
玉树县|
平果县|
德兴市|
长垣县|
金湖县|
怀柔区|
米易县|
克东县|
楚雄市|
尚志市|
年辖:市辖区|
吉木萨尔县|
东兰县|
济源市|
镇安县|
二连浩特市|
股票|
淮阳县|
毕节市|
清河县|
明光市|
陆河县|
华亭县|
喀喇沁旗|
朔州市|
江阴市|
清丰县|
万盛区|
耿马|
九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