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開荒-《我的1979》
第(1/3)頁
太陽剛剛出來,草地上的露水還沒干,李和揉揉眼睛,然后用溝里的水簌簌口就開工了。
每天隨著何龍在鄉下開荒,李和是受足了罪,他有點后悔了,后悔不該來啊。
他原本以為只是出來應個景,湊個熱鬧吧,順便感受一下大自然風光,熏陶一下情操,說不準還能即興賦詩幾首,再差也能高歌一下。
他還幻想著每天可以吃上不同的野味呢,可是呢,現實是殘酷的,他連拿筷子的機會都沒有,一大包饅頭就是一整天的伙食。
這些饅頭都是從家里蒸好帶過來的,要吃的時候烤一下或者用開水泡一下就能吃了。
這里是中國最肥沃的土地。
原本是流放之地,人煙稀少,現在是墾區。
前些年由于糧食價格不高,種地總是賠錢,農場區的家庭職工的積極性不高,大片的土地荒著沒人種。
但是這些年墾區開始搞家庭聯產承包制,許多戶都能承包到幾百畝地,許多外地農民也都到這里來包地。
有不少人靠包地成了萬元戶,過上了小康生活。也有包地賠本的,欠賬太多,索性脫離了農場,去自己開荒去了,這才是無本買賣。
包括何家這樣的城里人都來包地或者開荒了,何龍在城里沒工作,干脆在墾區一口氣包了三百畝地,一畝的承包費也才20塊不到。
何家的大部分是熟地,只要到季節,土地翻一遍,下種就行。可還有大部分是未開荒地呢。
為了對付這些未開荒地,何家一家老小全上陣。連家也不回了,用木桿搭成人字形,蓋上草,是一個窩棚,可以安身,第二天,就下地開荒。
窩棚里鍋碗瓢盆齊全著呢,偶爾的一頓豬肉燉粉條算是憶甜思苦了,新舊社會兩重天啊!
成片肥沃的未開荒地上除了水坑就是密密麻麻的河道,也有一些土坡高地,上面是成片的散生林,主要樹種是楊樹、樺樹、橡樹這類的喬木,也有一些榛棵子、王八柳、柳毛子等低矮的灌木。
在開荒前,先要把這些散生在荒地上稀稀落落的樹木拔掉。
因為水泡子比較多,也沒有機埂,拖拉機開不進來,全部要靠人用鐵鍬挖樹根,一顆顆的挖出來,李和跟何龍干的就是挖樹的活,何龍干的輕松,可是李和不輕松,源于農活做少了,沒什么耐力,手磨破了不說,連腳底都換了一層皮,每走一步都很疼。
“特別能吃苦”這5個字,他做到了前4個……
他不是不能吃苦,而是上輩子已經吃夠了苦,這輩子不打算再吃苦。
何芳跟著老娘和弟媳婦就在一邊拿著鐮刀割灌木和雜草,還不時的對著唉聲嘆氣的李和笑笑。李和感覺委屈,他感覺他是上當受騙來的,早知道這么辛苦,他就不來下地了!
他用實踐證明了,討好丈母娘一定要量力而行!
黑土地里有藍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李和喜歡極了。
這肥油油的黑土黑種啥活啥,他愛的深沉。
可是讓他天天這樣起早貪黑的像驢子一樣干活!
他不能同意啊!
葉公好龍大概如此吧!
李和提議說,“要不雇人吧,咱這幾個人干到猴年馬月啊!”
一眼望不到頭的荒地讓他有點絕望。
何芳指著遠處說,“你看看這附近是不是都咱這樣干活的,誰能比誰傻,要是能雇到人,人家不就早雇了,哪里還能輪到你。知青都跑光了,活沒人做,各個農場都是到其他農村招人,給工資不算,還給戶口呢。就是招了人,他們都不一定養的住,現在的政策是誰開荒地就歸誰,誰見了這肥地不眼紅,哪里還能稀罕農場的待遇。”
何芳的話讓李和聽起來也覺得在理,不過還是不死心的問,“咱加錢就是了。只要來幫著咱干活,多給錢。”
何芳笑著道,“你可拉倒吧,雞蛋盤成肉價錢,這地還不如不種呢。你也別著急,等水泡子填好了,咱用拖拉機就快了。”
李和松了一口氣,不用人拉犁鏵就好,不過要是想從農場借拖拉機得排著隊,輪換著用,許多人家等不及了,都是人拉犁鏵,當然更多的是馬拉和牛拉。
他想過幫何家買拖拉機,可是在這旮旯,小馬力的拖拉機顯不出來能耐,地里滾個來回就要趴窩,雜草太多,纏繞在犁鏵上,根本帶不動。只有買大馬力的拖拉機才行,可是大拖拉機是搶手貨,還要到大城市去買,還要排著隊買,沒有一年半載是不用指望的。
“要不你回去,你這能行嘛?”李和還是想何芳多養胎,雖然割草不是重活,可是畢竟吃的太差了。不說吃葉酸之類的,起碼營養要跟得上。
何芳不以為然的道,“也要活動的,不活動怎么行。又不是太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水城县|
台前县|
宁城县|
大竹县|
大悟县|
皮山县|
济阳县|
正宁县|
安仁县|
望江县|
弥勒县|
城市|
敖汉旗|
陈巴尔虎旗|
田阳县|
白玉县|
璧山县|
尼木县|
千阳县|
雷波县|
集安市|
铜山县|
太仆寺旗|
定陶县|
铁岭县|
互助|
阳原县|
南郑县|
安庆市|
宝鸡市|
漠河县|
奈曼旗|
凭祥市|
江阴市|
融水|
明水县|
西乡县|
左权县|
绿春县|
晋州市|
汤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