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南巡-《我的1979》
第(2/3)頁
“找出該領域最棒的期刊是什么,向該領域的高人請教。然后找出最近幾年值得閱讀的文章,并跟蹤相關參考文獻。這是最快的感受該領域的方法,但有時候你也許會有錯誤的理解”。
“談到中國科學史的部分,我們就要說徐光啟這個人,1607年徐光啟和利瑪竇合譯的《幾何原本》,首先厘定了“幾何”這個科學名稱,并創制了諸如“點”、“線”、“直線”、“平面”、“曲線”、“對角線”、“并行線、“直角”、“鈍角”、“三角”、“面積”、“體積”、“相似”、“外似”等等新詞匯,引入了西方科學的新概念”。
“到晚清的時候,《微積溯源》翻譯出版后,華衡芳、李善蘭、徐壽這些人基本已經厘清了物理學和微積分數學中的概念,這些都為中國近現代科學的發展奠定看基礎”。
“除了自然科學的詞匯概念意外,在洋務運動時期,法學、政治學的詞匯也有了比較準確的中文翻譯詞匯...”。
課堂上突然嗡嗡響,李和問,“大家有什么疑問,可以直接說?”。
一個學生站起來道,“李老師,據我所知,許多詞匯好像是根據日文翻譯過來的吧,我覺得承認事實不一定就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我們不能用狹隘的民族觀去否定吧”。
李和說,“可以舉個例子嗎?”。
“比如‘物理’這個詞匯”,學生振振有詞的說道。
李和笑笑,這個誤解太大了,“我是學物理的。這個詞肯定不是出自日本的。而是最早出自美國傳教士盧公明編纂《華英萃林韻府》。跟日本人是一毛錢關系的”。
學生面色有點窘,李和擺手讓他坐下,“這個誤解很多人都有,事實上是日本的明治維新從中國引入了對西方詞匯的漢語翻譯。有個疑問就是日本人為何會用漢字去翻譯新詞匯?難道是日本群眾致力于漢文化的發展壯大,每次順便幫助我國搞些翻譯工作?中國的洋務運動要遠早于日本維新,我們有像京師同文館這樣的專門翻譯機構,日本就沒有。雖然晚清很落后,大家都有共識,但是卻有龐大的知識科舉階層。提到科舉大家會想到頑固儒生,可也是首先是這個階層的一些人提出向西方學習的”。
洋務運動時期,有許多翻譯機構,如京師同文館、上海廣方言館、江南制造局翻譯館、海軍衙門、稅務總司、京師大學堂編譯館、上海的南洋公學、湖北官書局、北洋官書局等。
林林總總的各地各省都有翻譯機構。
今天常用的很多科學名詞,都是江南制造局及翻譯館最初定下來的。
日本的引入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中國人自己都信了。
包括現在還有許多人一直以為這些詞匯是日文翻譯,天朝借用,萬萬沒想到是天朝翻譯,日本借用!
其實日語翻譯是慘不忍睹的,悲催的雅蠛蝶永遠不會被賦予漢語的靈魂,最終于的命運可想…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逊克县|
峨眉山市|
岗巴县|
桐庐县|
桃园市|
万全县|
定安县|
宁乡县|
航空|
沙雅县|
汝城县|
日土县|
铁岭市|
黑龙江省|
高要市|
樟树市|
洛宁县|
特克斯县|
三门峡市|
迁安市|
保康县|
顺义区|
天门市|
上林县|
阜平县|
江西省|
静安区|
京山县|
德令哈市|
临西县|
朔州市|
玉门市|
外汇|
平乐县|
益阳市|
望奎县|
青田县|
福鼎市|
灌云县|
虎林市|
普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