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元璋的擔心確實是有道理的。 隨著科技發展,以及越來越先進的武器一一出現,不可避免的,會對社會產生不穩定的威脅。 君不見其實整個世界,自從二戰結束以后,也從未徹底終結過戰爭。 只不過我們的歲月靜好,一直有人負重前行罷了。 戰火被阻擋在了國門之外,所以我們誤以為現代就是和平時代。 可其實一直都不是的,整個人類歷史,其實就是戰爭史,戰爭從沒有一天真正結束過。 哪怕包括如今的大明,朱楩之前之所以讓沐春從西域戰場退出,讓他回去駐守云南。 不也是在擔心川地、貴地等土司造反作亂嗎。 所以這些武器是絕對會進行管控的,今后是不能隨便流通出去的。 事實上自古以來,私自藏甲藏兵器,都是以謀反罪名從重處決的。 古時候連弓弩都要進行嚴格管制,弩是絕對不允許私人持有的,弓也是,只有獵人并且在山林野外可以上弦,否則都是死罪。 弓弩尚且如此,何況是長槍短炮呢。 不過這些都是之后的事,如今朱楩在第一時間,就讓人把十萬桿槍和幾百萬發子彈運送給北邊的兩個哥哥去了。 這樣一來,東北戰場可以不用擔心了。 如果有兩百門大炮和十萬桿槍,都打不過區區李成桂與女真三部。 那永樂大帝也太水了。 朱楩如今在意的,既不是東北戰場,也不是西南戰場。 因為他早已給云南去信,等朱榑、朱柏哥倆率領大軍抵達云南時,相信已經給他們造出第二批必要的軍火了。 同時沐春也會給他們安排好專業的炮兵手。 這也是朱楩沒有召吳勇、龍曲進京的原因。 隨著嚴時泰進京入朝為官,朱楩一道圣旨調令,由吳勇接替嚴時泰,直接越了數級擔任永昌府知府。 吳勇之前只是一個指揮僉事,如今卻一飛沖天,直接成了一府之地的最高行政長官。 何況云南距離京城那么遠,說是一聲土皇帝也不為過。 除了沐春,在永昌府他就是最大的了。 也足以看出朱楩對他的信任。 可話又說回來了,朱楩這一天一個人坐在乾清宮的龍椅上。 這是皇帝的寢宮,本來也是皇帝日常辦公生活的地方。 但是自從朱楨成了監國,加上朱元璋本就有在偏殿辦公的習慣,所以這爺倆都在偏殿那邊,只有朱楩自己躲在這里偷個清閑。 至于那一天關于沈榮晉升為工部侍郎的結果,最后當然是以群臣妥協作為讓步了。 不然還能怎么辦?你們能造出這十萬桿槍嗎? 別說槍了,很多人到現在,都不知道那子彈是什么原理。 也不需要火藥發射,就用一根針打一下,就自己出去了? 不是沒火藥,而是作為底火提前裝填到子彈殼中了,跟他們解釋不清楚,朱楩也懶得解釋。 別問,讓你們干啥就干啥。 此時朱楩默默打開了系統,看著其中的界面,那是大明版圖,是整個國家的河山與疆土。 而在西域的歐亞大門處,朱楩可以看到,不論是奧斯曼帝國,還是金帳汗國,都在對大明虎視眈眈。 “國內還能集結數十萬,乃至一二百萬的軍隊。糧草輜重也還吃得消。但是如果發動舉國之力,恐怕國家會有動蕩啊,”朱楩暗嘆一聲。 他也想立即出兵歐洲大陸,也想去英法百年戰爭參一腳進去。 最好是把他們全都一卷而空,也讓他們感受下被洗劫的經歷。 趕明兒建個大明版的盧浮宮玩玩也是好的。 可問題是,朱元璋以衛所制度分兵到天下各地,駐守地方的穩定,也有屯田的用意。 戰時是兵,平時為民。 所以大明不是沒有兵可用了,只是一旦動用全國的兵力,萬一李自成提前爆發起義了,朱楩可就只能打南京保衛戰了。 到那時手中恐怕就僅剩京城的京師大營兵力了。 所以不到必要時候,朱楩絕不會孤注一擲。 “也不能遠交近攻,雖說奧斯曼帝國和東羅馬帝國(拜占庭)是敵對勢力,若是聯合東羅馬帝國一起前后夾擊,未必沒有滅掉奧斯曼的可能。” “但是之后呢?我的野心是全世界,現在跟他們建交,之后還怎么好意思翻臉。” “尤其是金帳汗國,背后臨近的就是莫斯科大公國。恐怕這一戰打起來,就會牽扯到整個歐洲了。” “所以王福啊,你可要穩住了,至少得給我守住一年。一年之后,差不多就該全面開打了。” 按照朱楩的計劃,今年先征服東北與東南亞,下半年之前就要出兵西伯利亞汗國。 等亞洲大陸這邊幾乎再無對手,全境都是大明國土之后,就可以不用顧慮后顧之憂,能全力拓展歐洲戰場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