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開元雜報,乃是唐代開元年間在首都長安皇宮門外,由朝廷每日分條發布有關皇帝與百官動態的朝政簡報。 (前面有過讀者提過,主角怎么不開發報紙。現在知道了吧,報紙早就有了。根本不是穿越者的專利。) 包括到了如今的明朝,乃至從宋朝至今,仍然流傳了下來。 比如元代設通政院,而明、清兩代設通政司和提塘官,專門負責官文報的收遞工作。 凡皇帝和內閣同意發布的文件和朝政消息,都由他們向地方傳報,通稱邸報。 所以當朱楩提出要開設大明報紙時,文武百官并不覺得意外,也都知道意思。 包括朱椿與朱栴也都明白他們將要干什么。 兩兄弟對視了一眼,心中贊許,怪不得是老十八當皇帝,連我們的事也能安排的如此順理成章,而且正合他們心意。 于是兩人也都答應了下來。 接著朱楩沖七哥朱榑與十二哥朱柏點了下頭,意思是你們的事暫時還無法安排,一切照舊即可。 同時朱楩開口說道:“其他藩王一切照舊。想要回藩國的可以隨時回去,想留在京城的可以繼續留下,或是想出去游山玩水的也隨便,只需跟宗人府報備一聲即可。” “從今日開始,諸王不受鉗制,除了不許為非作歹禍亂朝綱,以及迫害百姓欺男霸女外,遇官大一級,如若所遇不平之事,所遇貪官污吏魚肉百姓之官,可先斬后奏。若遇到有起兵造反,或者山匪海盜等禍事,可就近調派兵馬主掌軍權。” “朕要告訴你們的是,這是咱老朱家的天下,這是咱老朱家的大明江山。朕與諸王共天下。” 此言一出,滿堂震撼。 文武百官說不出話來。 諸王更是激動不已。 “但前提是,如果是你們要妨礙咱大明流傳萬古,如果有朝一日反倒是你們這些朱家子孫成了禍國殃民之輩。到那時可別怪咱翻臉不認人。二哥不當人,你們也不當人嗎?” “朕給你們榮華富貴,給你們最高的權利地位,給你們自由,給你們一切,甚至與你們共天下。可不是為了讓你們禍害百姓禍害江山的。” “我大明,皇帝與諸王共天下,江山社稷與百姓共天下。君王如舟,百姓如水。國事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順流才可一帆風順。須知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啊。” 他終于還是說出了這句千古名句。 同時,朱楩的后半段話,也讓百官稍微安撫了許多。 因為朱楩給諸王的權力太大了。 如果說朱元璋群封諸王,把他的皇子皇孫變成了老虎雄獅這等猛獸,那么朱元璋同時也給諸王套上了枷鎖。 而朱楩卻成了開閘放虎的人,他打破了諸王身上的枷鎖,讓猛虎出籠了。 一旦諸王失去了所有約束,可想而知會有多亂多么可怕。 八王之亂?七國之亂? 別鬧,朱家可是有二十多位藩王的,二十王之亂有木有? 就連朱元璋都倒吸一口涼氣,頻頻給朱楩使著眼色。 朱楩則是輕輕的搖搖頭,說道:“放心吧爹,如果我連自己的兄弟都征服不了,那這個皇帝,不做也罷,誰有能力誰來當。” 還是那句,立嫡立長不如立賢立能。 能者居之。 何況朱楩今后要打下全世界,他的目標是全世界啊。 現在看似給諸王無限的權力。 可今后打下全世界了,這些王爺以后就是其他各地區,乃至整塊大陸的王。 到那時候,就讓他們去外面折騰了,不如此時賣賣人情。 打個比方,到時候讓朱棣去當澳大利亞之王,讓他在澳洲大陸上隨便折騰,還擔心他會禍亂朝綱嗎? 澳洲大陸不比之前的明朝版圖大? 你隨便折騰。 所以朱楩一點都不怕,他要爭取在自己還在任上時,盡快盡早的征服世界,這才是主要的。 諸王們激情澎湃的看向朱楩,紛紛一躬到底,徹底被折服了。 朱楩沒有毀諾,他登基前許諾的,登基后在第一天臨朝時,就都一一兌現了諾言。 這可是要留在史書上的,事后也會下達圣旨,不能作假。 同時朱楩繼續說道:“我爹洪武大帝登基以后,一直注重書生、文學。于是開辦國子監。而今朕要效仿我爹,開辦皇家子孫的學堂。” 來了。 諸王心里一動,一起看向朱楩,期待他接下來的話。 而朱楩也沒有讓諸王失望,緩緩說道:“朕乃是洪武大帝之十八子,非嫡非長,前面有十幾位哥哥,最后我爹卻選我做了皇帝。原因與道理都很簡單,因為朕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朕乃是天命所歸。朕有這個能力,德行配位。” “既然咱老十八可以當皇帝,其他皇室子孫自然也可以。只要有能耐,都可以當皇帝。” “所以朕要開設皇家學堂,所有宗室之后,只要是朱家直系血脈,皆可入學,由朕親自為師表,培養下一代接班人。” “而且這個傳統要就此遺傳下去,歷代皇帝都要照辦。以皇帝為師表,親自培養儲君。無視出身,立賢立能,才可使我大明江山永固,才可使大明風華千秋萬代。” 朱楩自己都知道,以他的出身,很難服眾,也很難讓天下人閉嘴。 可朱楩不想用強權堵住悠悠眾口,而是以身作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