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且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侄子,自然是信得過的。 可惜朱文正自己作死,才遭到朱元璋的猜忌。 后來因為大都督府的權力太大了,才改為五軍都督府,分為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后軍都督府,也是統領全國軍隊的最高軍事機構。 徐達與湯徐對視了一眼,心中激動起來。 終于要來了,那個臭小子,竟然真要做到連他們這些老家伙也沒能完成的壯舉。 掃平整個草原,光是想想就激動。 比他們激動的,還有整個武將集團。 馮勝和傅友德更是毫不猶豫的,立即站出來,主動請纓:“馮勝、傅友德,愿為副將。” 文臣集團驚訝的看了過去,連穎國公和宋國公都只能當副將?那主帥該是誰啊? 出兵賀蘭山,賀蘭山在北邊。 此時很多人還未預料到,這支軍隊將會在賀蘭山與一路從云南出兵,打穿了藏地,最后從西域入草原的朱楩匯合。 只要有藩王率領部隊,想也知道,王爺才是最高統兵權。 何況,武將們之前就已經對朱楩效忠了,還是在朝堂之上當著朱元璋的面。 而這一戰,更是他們所需要的。 尤其對馮勝與傅友德來說,這可是保命之戰。 沒有朱楩的庇佑,他們可就要被朱元璋拿去鋪路了。 這誰受得了。 他們倆,一個是老三晉王朱棡的親家,一個是老五周王朱橚的老丈人。 除非老三老五有機會登基,否則他們都是必死無疑的。 朱元璋就怕將來兒子們紛紛造反作亂,要是老朱家十幾個藩王鬧起來,別提多丟人了。 所以兩位首當其沖的國公,必須要抱緊大腿。 二人還抬頭看向龍椅上的洪武大帝。 朱元璋也在看著二人,嘴角微掀,露出滿意的笑容,點點頭說道:“允。” 馮勝和傅友德心中明白,他們的命保住了,同時也從側面有了更大膽的猜想。 陛下心中的天秤,已經往滇王那邊傾斜下去,而且一去不復返啊。 再看另一邊大多都是一臉茫然表情的文官,他們暗暗冷笑。 虧你們還不自知,等滇王凱旋而歸之時,就是最終決出勝負之日。 滇王之勢已成,何人可擋? 至于身份問題。 以他們這位陛下的手段,一旦決定的事,誰也阻止不了。 別以為還能發生劉三吾勸阻的案例。 當初太祖朱標暴斃,朱元璋詢問百官‘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 就是劉三吾說出‘皇孫年富,世嫡之子,子歿孫承,適統禮也。即立燕王,置秦晉二王何地?’,才讓朱元璋立朱允炆為皇太孫的。 可同樣的,不也是因為劉三吾提醒了朱元璋,秦晉二王置于何地? 立燕王還要擔心他前面的兩個哥哥。 如今立了朱允炆,豈不是要擔心他的這幾個叔叔? 馮勝和傅友德不能說完全受到了劉三吾這番話的連累,但是也肯定是有其中原因的,當初都快氣死了。 真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躺著也中槍。 可是今時不同往日,一旦皇太孫失寵,陛下要改立滇王。 你們這些該死的狗東西,也該輪到拿伱們的命去給滇王鋪路了。 文官們此時發現,對面的武將不知為何,正在以陰惻惻不懷好意的目光和笑意看著自己。 雖然不是改朝換代,但是每一次的政權交替,都是一場清洗,不論是否是和平渡過的,都是如此。 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嘛,又有幾個兩朝或者三朝元老能得到善終的? 你不下去,別人怎么上來? 何況新皇又怎么可能對前朝元老信任有加。 除非能提前站隊,還得站穩了,還得站對了,否則都將被淘汰。 朱元璋自然看得到下面的那些事,可他選擇視而不見,因為這是他所默許的。 既然文臣要擁護朱允炆,他就得允許武將擁護朱楩。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他是在兩頭下注,并且要看到結果了。 若是再看不到結果,就該是他的結果了。 “下去準備吧。此一戰,關系重大。如若就此掃平草原,此后關外再無戰事。此乃千秋萬代的功績,任何人都要竭盡全力去配合,如若有人敢心懷不軌,咱不但要誅九族,還要誅十族,”朱元璋發狠的說道。 滿朝文武紛紛面面相覷。 只聽說過誅九族,這第十族又是哪一族? 總不會把鄰居或者同僚一家給算進去吧? 所有人也能感受得到,朱元璋這次無比認真,而且聽他的話,好似真認為可以把草原一掃而空? 雖然年前朱楩成功征服了韃靼草原,可是自古以來,歷朝歷代都難以徹底征服草原,只有一時的掌控,沒有永遠的控制啊。 至少文官們并不看好這次戰事,何況他們甚至還不知道這次主帥是何人。 “若是有滇王在就好了,”劉三吾捋著胡子,喃喃道。 別看以往劉三吾總是被滇王氣得吹胡子瞪眼睛,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劉三吾可不會糊涂。 他也是文官中,少數幾個認可朱楩軍事能力的人。 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劉三吾甚至不惜干脆出列,對朱元璋諫言道:“陛下何須如此急切?滇王殿下以御史欽差身份巡查天下,結果卻把藏地給收服了。陛下可傳一道旨意讓殿下火速回京,由殿下率領這一支軍隊出征塞北,定可萬無一失。” 朱元璋感到好笑的看著這個倔老頭兒,說道:“你以前不是總看不慣楩兒,不止一次彈劾他嗎?這次又怎么為他說好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