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開玩笑,他們老大都跪在這里了,腦袋上全是血。 他們敢有半點猶豫嗎?到時候別管朱楩了,他們老大回頭就得弄死他們。 所以他們磕頭的更加給力,一個個腦瓜子磕的嗡嗡響,那真是鮮血橫流,只怕不比蔣瓛更慘。 “殿下,這兩個憨貨死不足惜,只求您別因此而氣壞了身子才是,”蔣瓛連忙趁此機會,既岔開了話題,也趕緊說些好話。 他不敢求情,而是勸朱楩別再生氣了,和死人頭沒必要生氣。 他很聰明,簡直太聰明了。 但是朱楩畢竟不是朱元璋,好笑的說道:“我還沒到那個年紀,生點氣也無所謂。倒是蔣指揮使,拍馬屁討好本王倒是無所謂,可別用力過猛了。本王最不喜歡的,就是被人阿諛奉承。” 蔣瓛嚇了一跳,趕緊說道:“下官不敢。” “嗯,你們都起來吧,”朱楩一邊讓錦衣衛們起來,自己反倒是坐下了。 錦衣衛們這才顫顫巍巍的起來。 之所以這樣,一個是被朱楩的王霸之氣嚇得,當然還有腦袋磕的,貌似都有點腦震蕩了,能不晃嗎。 朱楩瞧著好笑,但是內心中并未有半點得意,也不會因此而覺得自己高高在上高人一等什么的。 不至于,真不至于。 朱楩反而還在生氣,說到底,問題的根源還是在老朱身上。 說白了還是因為朱元璋猜忌自己,一直找自己的麻煩,所以才有這么一檔子事。 朱楩氣得說道:“有時候我真懷疑,我爹到底是不是我爹。” “殿下可不敢這么說啊。” 王福他們還沒怎么樣,蔣瓛卻被嚇得再次跪下來了,身后的錦衣衛們也一樣跪了一排,低著頭不敢說話,也不敢聽的樣子。 蔣瓛都要哭了,勸道:“殿下啊殿下,您何須跟我們較真,又何必與陛下置氣。陛下也是太想念您了,才派咱們來迎接您回京城,想要好好瞧瞧您。畢竟您當初就藩時只有十二歲,陛下惦記您呀。” 但凡朱楩現在跟朱元璋鬧翻了,他蔣瓛就是千古罪人,不但全家都得死,而且還是誅滅九族的那種。 所以蔣瓛一通苦口婆心的勸說著,就好像一開始說出朱元璋口諭的人不是他,仿佛一開始明目張膽要警告朱楩的人不是他一樣。 那道口諭本是密旨,蔣瓛可以不說而照做。 但是他還是說了,目的是想讓朱楩也能配合他們。 哪里想到,竟然起到了這樣的效果。 蔣瓛如今只想抽自己幾個大嘴巴,他也確實那么做的。 ‘啪啪’,蔣瓛抽著自己的嘴巴,已經真要哭了:“殿下啊殿下,您就饒了下官吧,下官再也不敢口出狂言,也從不敢離間您和陛下的父子親情呀。” 現在的蔣瓛,哪里還有平日里錦衣衛指揮使那威風八面的樣子。 可是沒辦法,不光是他,而是連他全家的命運都捏在朱楩手里。 蔣瓛現在是全大明最怕朱楩造反的了。 偏偏蔣瓛知道許多別人不知道的內情,他深知朱元璋猜忌著朱楩,也深知朱楩竟然有著驚人的武力,不論是上陣殺敵,還是為將為帥的統率力,又或者是計出不窮的謀略,乃至改土歸流改革全云南的政治手腕。 就他的那些所作所為,但凡他不是老十八,而是老二乃至老三,朱元璋都要把他做太子接班人了。 朱元璋甚至真的那么說過。 可惜朱楩是老十八,無名無分,排位還那么低,年齡也不夠。 立嫡立長,怎么都立不到他那里去。 可越是如此,朱楩能甘心情愿的對自己的侄子俯首稱臣嗎? 蔣瓛心里跟明鏡一樣。 朱楩早就僭越了,換做另一個人,哪怕換成沐英你試試,早就被全家抄斬了。 朱元璋猜忌朱楩不假,可是這也恰恰證明了,朱楩有那個能力。 否則朱元璋怎么不去猜忌別的兒子? 朱元璋猜忌朱楩,恰恰也欣賞著朱楩的能力。 可這些都不該是他一個臣子去想去干涉的,因為這真的會死人,還是死一片一片的那種。 藍玉案就死了一萬五千多人,還是一公爵,十三位侯爵,二位伯爵,以及都是誅九族的那種。 還差你一個小小錦衣衛了? 朱楩只覺得好笑,換做旁人造反,錦衣衛只會去抄家問斬。 結果眼前這位指揮使,卻苦口婆心的勸自己。 怎么回事? “行了,你們起來吧,說得好像本王要和父皇斷絕父子關系似的,”朱楩抬手虛托了一下。 蔣瓛剛要起身,又聽朱楩說道:“本王在意的是,這兩年幾乎全云南都在打仗,全云南都要反了,本王處置那些家伙有什么不對?” 蔣瓛直接又跪下了,冷汗也再次橫流不止。 朱楩奇怪的看了眼蔣瓛,問道:“你喜歡跪著?” 蔣瓛張著嘴,答不上來。 問題是殿下,您想抱怨的話,也該去京城跟陛下說啊。 您何止是先斬后奏處置了那么多朝廷冊封的土司官,您后面做的那些事,陛下又不是不知道。 我何德何能,膽敢搭話啊。 何況您說全云南都要反了,您是一個字都沒提陛下,但是每個字也沒離開陛下,話里話外不都是想說陛下昏庸無道嗎? 這我敢說一個字不? 蔣瓛想死的心思都有了,至少現在死,能保住一家老小啊。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