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秦瑤在丁府留了下來。 管家給她安排的房間就在丁小姐院子里的一間耳房里。 房間不大,只有一張小床和一套黑漆桌椅,窗戶開得很小,屋內光線昏暗,但打掃得還算干凈,準備的被褥也是清洗過的。 雖然是下人房,但比一般平民百姓家里的主臥還好一些,大小正好夠一個人住。 耳房隔壁就是丁小姐的臥房,屋里喊一聲她這邊隨時都能聽見——主要是隔音不行。 丁小姐的院子不大,里面仆從共四人。 一位喬姑姑,是院里總管一樣的存在,是丁夫人從前的陪嫁丫鬟,除了丁小姐,院里就她最大。 喬姑姑手下有兩個丫頭,一個叫草兒,負責院子的灑掃工作。 一個叫豆兒,是丁小姐貼身丫鬟,負責她的飲食起居。 還有一位家丁,叫章八,平時就負責跑腿看門,還有丁小姐出門時充當馬夫。 秦瑤和她們不一樣,她是平民,這四人卻都是賤籍,也就是奴隸。 理論上,主人家完全掌控了他們的生死和交易權。 不過也有律法規定,主家不可隨意打殺奴隸,生命安全有一定保障,但不多。 丁家家風很正,不會出現苛刻下人這種事情,待遇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好好辦事,安穩到死是可以實現的。 秦瑤粗略了解過盛國的用人成本,買一個奴隸要花二三十兩銀子,人到了府上每月還要給月錢,一年四季吃穿住,都是一筆不小開支。 主家如果太過苛待奴隸,奴隸也會逃,給主家造成經濟損失。 所以從一個家庭里的仆從數量,就能大概估算到這戶人家的經濟水平。 丁府內,仆從護衛二三十人,要養活這么多人,還要維持體面和日常花銷,那筆錢對秦瑤現在這樣的平民百姓來說,和天文數字也差不多。 秦瑤就好奇了,都是人,怎么丁員外就能賺到這么多錢呢? 首先,他爹他爺爺他祖宗都是有錢人,家族里也沒有出敗家子,幾代人的財富累積,為丁老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丁老爺是個有功名的人,他十九歲就考上秀才。 秀才可免除徭役賦稅,這又為財富積累提供了保障。 三十一歲的時候中了舉人,直系族親都可以免除賦稅,所以丁氏族人的田地全部記在他名下,同時還有很多人為了能夠免除賦稅,把田地掛在丁老爺名下。 這部分人,每年都會拿出一部分產出上供給丁老爺,已經形成一條成熟經濟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