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蘇婳跟著顧崢嶸來到他的收藏室。 因為古董比較嬌氣,對溫度和濕度要求都很高。 所以顧崢嶸的收藏室,一直保持恒溫恒濕的狀態。 收藏量驚人。 不只有文玩字畫、玉器,還有青銅器、鐵器、金銀器、金屬錢幣、琺瑯器、搪瓷器、唐三彩等。 顧崢嶸拿出他的那幅《天王送子圖》。 不知他從哪里倒騰來的,畫很舊了。 殘破不堪,需要大修。 一般人還真修不了。 蘇婳這才知道,讓她鑒定真偽是假,讓她來修畫是真。 她拿起那幅畫,仔細端詳起來。 看畫風,看神韻,看繪畫技巧,的確是吳道子的風格。 他擅長用簡練的線條作畫。 每一根線都符合造型傳神的要求,每一根線都充滿了韻律美,這是集前代之大成而又有所創造的線。 這種風格,后人模仿不出來。 蘇婳抬頭對顧崢嶸說:“看畫風和技巧,是吳道子的真跡不假,后人畫不了這么完美。” 顧崢嶸眼里露出隱隱的驚喜,“你能修嗎?” “能,但是這殘破程度,沒一、兩個月修不出來。我現在在范老家修,他家活比較多,修完他家,還要去唐老家。” 那意思,得排隊。 顧崢嶸能理解,和藹地說:“不急,我可以等,別人修我不放心。” “謝謝顧伯伯這么信任我。” 蘇婳一抬頭,瞥到自己先前送給顧謹堯的那兩幅畫,裝裱好了,就掛在正墻上。 八大山人的,一荷,一鳥。 孤寂清冷的感覺,撲面而來。 上面蓋了顧崢嶸的收藏印章。 見蘇婳抬頭看,他雙手背在身后,也看過去,“這兩幅畫我很喜歡。謹堯告訴我,畫畫的是個二十三歲的小姑娘,我太吃驚了。這畫功,這筆力,沒有個二三十年的功力,絕對畫不出來。” “謝謝顧伯伯賞識。” “你字寫得怎么樣?” “我練過宋徽宗的瘦金體。” “那就幫我寫幾個字?” 蘇婳落落大方道:“獻丑了。” 顧崢嶸找出一支毛筆,遞給蘇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