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氣氛有些尷尬。 蘇陽看著沉默不語的暴昭,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是好。 經過蒙元蠻夷的血腥壓迫之后,大明讀書人在明初還是頗有文人風骨,帶著一股子強烈浩然正氣的! 比如明初有許多文人看不慣老朱家的所作所為,所以寧死不屈不肯出仕。 而太祖高皇帝的解決辦法也很簡單粗暴,既然你不愿為我所用,那就直接殺了吧! 可即便如此,不少文人還是拒絕出仕,寧愿做個躬耕田畝的隱士。 在明初,如暴昭這些讀書人都以造福一方為己任,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堅定踐行者。 暴昭更是其中佼佼者,他不是一個單純的文人,而是嚴格要求自己的純粹文人! 想他暴昭可是刑部尚書大司寇,朝堂正一品大員,可是至今還穿著粗布麻衣,生活簡樸到了極點。 歷史上朱棣攻破應天之后,齊泰和黃子澄拋下他們心愛的建文帝直接逃了。 但如暴昭這類純粹文人,恪守著忠君的思想,恪守著人臣的輩分,既便被朱棣屠殺十族,也絕不在那詔書上宣布朱棣是應天命登基,依舊指責他亂了綱常,乃造反之輩! 暴昭甚至還對朱棣破口大罵,即便先被挖掉了牙齒,接著又被砍掉了手足,暴昭依然對朱棣罵不絕口,直到被砍斷頸子而死方休! 朱棣為什么要對這些讀書人千勸萬勸無果之后,才憤怒殺人? 因為如暴昭、方孝孺這樣的讀書人不承認朱棣,那他朱棣在士人的心中,就永遠都是造反篡位的亂臣賊子,所以朱棣才會大開殺戒,不惜殺個血流成河也要暴昭等讀書人屈服。 可是朱棣忘了,文人是有氣節的! 如齊泰黃子澄之輩雖然占了大多數,可還是有暴昭、方孝孺等少數文人始終堅守著自己的本心,堅守著文人的風骨與氣節。 所以面對暴昭這種純粹文人,蘇陽是生不出任何怨氣的。 華夏也就是因為有了這種氣節,才能在夾縫中求生,在異族鐵騎踏破華夏河山后,憤然崛起! 就是因為這種氣節的存在,漢人子民在面對異族殘殺,才能奮起反抗! 大明,需要這些擁有風骨的讀書人! 蘇陽這么想著,再次動了心思。 刑部尚書暴昭,這是蘇陽自穿越以來,遇見的第一位純粹文人。 他想要試試看,能不能改變一下暴昭的人生軌跡,為大明留下一些讀書人的種子! “老先生,還記得我們的賭約嗎?” 暴昭聞言苦澀一笑,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那個賭約,他當然記得。 正是與蘇陽的那個賭約,讓他暴昭看清了新帝朱允炆的虛偽本性! 暴昭曾與蘇陽約定,若新帝朱允炆恢復北平糧草供應,蘇陽就接受暴昭的舉薦,入朝為官造福一方。 原本暴昭對這個賭約充滿了信心,因為當時的他對新帝朱允炆充滿了信心,所以他從未想過自己會輸! 但是事實偏偏就是這么的殘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