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金陵帝都。 秀才朝廷正在議事。 朱允炆高坐在龍椅上面。 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寺卿黃子澄、翰林學士方孝孺三位“大才”盡在此處。 此三人乃是秀才朝廷的第一序列,朱允炆的心腹重臣。 而建文改制的一系列新政內容,皆是出自他們三人之手。 其他如禮部尚書陳迪,戶部尚書王鈍,吏部尚書張紞,工部尚書鄭賜,刑部尚書暴昭,則處于秀才朝廷的第二序列。 這五位尚書是太祖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班底,他精心挑選的輔政人才。 只是比起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這五位尚書大人明顯圣眷不足,難以與之制衡。 戶部尚書王鈍進言,提出北平府百姓缺糧一事。 “皇上,北平府因元末戰亂波及,至今未曾恢復生產,眼瞅著寒冬來臨,若是切斷北平糧草供應,那北平百姓只怕餓死者不計其數!” “還請皇上以百姓為重,恢復北平的糧草供應吧!” 他與暴昭私交不錯,所以暴昭給他寫了一封密信,讓王鈍這位輔政老臣進言,以防有“小人”從中作梗。 至于這“小人”是誰,除了那三人外還能有誰? 一聽到王鈍這話,朱允炆頓時就臉色微變。 王鈍是隨太祖宵旰圖治的老臣,藩憲重臣能勝任而久于其職者不多見,惟王鈍與云南布政使張紞(現任吏部尚書)齊名。 其主政浙江長達十年,修水利,辦教育,減徭役,懲奸除弊,選賢任能,頗有政聲,入覲考績,被太祖爺親口譽為“方岳之最”。 所以面對王鈍這位輔政老臣,朱允炆對他十分敬重,從不敢怠慢。 然而不等朱允炆開口,黃子澄便跳了出來,堅決反對向北平府提供糧草。 “陛下,燕王派遣商隊前往各地州府購買糧草,狼子野心已經昭然若揭!” “若此刻向北平府提供糧草,那無異于是資敵啊!” 太常寺卿黃子澄早年伴讀東宮,時常與朱允炆談論削藩之事,深知新帝朱允炆的削藩之心。 所以朱允炆即位稱帝之后,黃子澄就開始迫不及待地鼓噪朝廷削藩,還與兵部尚書齊泰一同制定并負責推行削藩計劃! 只要削藩大業完成,他黃子澄就能憑借這份功績更進一步! 太常寺卿雖好,但遠不如六部尚書,這才是真正的頂級文臣,執掌中樞大權! 如果不是礙于王鈍、張紞這些老臣的資歷與威望,皇帝陛下不好在即位初期就對六部大換血,他黃子澄早就升為一部主官執掌中樞大權了! “荒謬!”王鈍怒了,“依太常卿所言,難朝廷就要因燕王一人,置北平府百姓于不顧了嗎?” “敢問大司農,一旦燕王起兵造反,朝廷又當如何?北平府癥結出在燕王一人,將燕王治罪后,朝廷自會安撫地方百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