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馮家在剛剛開始規劃建設的新區,一個中檔小區。郭陽前世與馮琦打過交道,但與隱于市井的馮元良先生卻只聞其名未謀其面。 郭陽更沒有想到的是,以馮元良這種大師的身份地位,馮家的住宅卻是普通的一個單位——東西兩套兩居室,中間打通,而裝修就更加普通了。如果不是墻壁上四處懸掛的字畫卷軸,如果不是房間內隨處可見的陶器瓷器和各類文玩器皿陳列,郭陽很難相信這就是馮元良大師的家。 馮元良穿著白色真絲綢緞的唐裝汗衫,慈眉善目,花白的頭發梳得一絲不茍,他趺坐在客廳茶幾之后,眼前擺著一盞清茶。聽到有人進門,老人并沒起身招呼,繼續瞇著眼氣定神閑地閉目品茶。 “爸爸,這就是我跟您說起過的郭陽了,北方晨報的記者,在瓷器鑒別上很有眼力。”馮琦招呼著郭陽和周冰,為馮元良介紹道。 馮元良的雙眼緩緩睜開,眸中精光一閃,郭陽只覺老人深邃的眼神在自己身上一掃而過,不由深吸了一口氣,定了定神。面對這位久負盛名的大師,郭陽不由自主地生出了幾分壓力。 馮元良擺了擺手:“坐吧。小琦,看茶!” 郭陽向周冰使了一個眼色,小心翼翼地坐在了老人對面的紅木沙發上。與郭陽的略有緊張相比,周冰很放松,她雖然乖巧地坐在那里,好奇的目光卻始終在客廳東側那面屏風背后的包骨架上,那琳瑯滿目的各式造型的古器和玉具上來回游走。 馮元良深邃的目光緊盯著郭陽,輕輕道:“聽小琦說,你在明清瓷器賞鑒上很有些功底?像你這樣的年輕人,能喜歡瓷器和文物古董,也算是異類了。” “馮老過譽了,我不過是業余愛好,雜七雜八地看了些書,既沒有實踐,也沒有經過名師指點和系統訓練,哪有什么造詣……”郭陽斟酌著自己的言辭,神色平靜。 所謂術業有專攻,在傳統國學和文玩鑒別方面,馮元良是毫無疑問的大師,郭陽知道自己在老人面前或許連學徒都談不上,再怎么謙卑都不夸張。 馮元良沉默了一陣,突然又揮揮手道:“小琦,你去取我的那個青花龍紋蓮瓣碗來!” 馮琦一怔,旋即苦笑一聲,然后躡手躡腳地起身去老人的書房,捧著一個精美的匣子出來。馮琦打開匣子,取出一個青花瓷龍紋蓮瓣碗來,幾乎與孟天祥買到送給薛春蘭的贗品如出一轍,單憑肉眼是難以分辨的。 “年輕人,你看看我的這個藏品如何?”馮元良似笑非笑。 郭陽哦了一聲,知道老人要考校自己。他從馮琦手里接過那個蓮瓣碗來,小心翼翼地擺在自己面前的茶幾上,然后他半跪在地毯上,開始仔細觀察。 從釉面、釉色、花紋、規制、款識,郭陽一路查驗下去,都沒有發現半點造假的痕跡。他甚至還用手指輕輕敲了敲蓮瓣碗的瓷面,側耳伏著聽了聽回音,忍不住暗暗驚嘆起來。 這應該是真品吧?如果贗品能仿制到這種程度,仿制者的功夫絕對是鬼斧神工,這樣的玩意耗費之大,其實比真品更有收藏價值了。 但郭陽心頭卻有一絲淡淡的狐疑,始終拿不定主意。正是因為這碗實在是太像了,沒有任何瑕疵,精美到近乎完美的程度,反而讓他心頭的疑竇揮之不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