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兜里只剩兩塊-《年代:激蕩1977》
第(1/3)頁
蘇南縣地處東南,地理位置鄰近上滬,大雪天并不常見,縱然下一整天的雪,地面上也不過淺淺一層,毫不影響出行。
聶子航穿著一身舊棉襖,在雪地中一面行走,一面暗中失笑。
他剛才那副話術,拿來對付陳婷這種嬌生慣養的小姑娘尚可,真正施行起來卻不大現實。
想到這里,聶子航把手揣進衣兜,從中取出一張黃底藍字,印刷著“蘇南縣付食品局”的定量肉票。
這是他本月剩下的唯一一張肉票。
國內七八十年代,公票票證按地域劃分,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印刷著“國家糧食部”的全國通用票,另一種就是聶子航手持的地方公票。
蘇南縣縣居民手中的票證,大多走供銷社渠道,每月由生產隊大隊長分發,但票證來源也不止于此。
比如聶子航就職的蘇南鋼鐵廠,陳婷所在的紅星食品廠等國有企業,會有額外的票證、貨資渠道,不走地方政府渠道。
而隸屬國家“小三線”工程計劃的蘇鋼,在地位上更是高出縣區輕工業一大截。
如果真要盤算起來,在七八十年代如聶子航一類的工人子弟,年輕時期能在國營鋼鐵廠就職,等到熬出資歷,再到三四十年后退休,也一樣吃喝不愁,幸福美滿。
不過聶子航并不打算走這樣一條路。
他在回家途中花3角9分錢買了半斤豬肉,又花3角5分錢買了一盒大前門煙。
一套流水下來,聶子航頓感肉痛。
兜里就剩兩個1塊,手指頭一攏,也就能聽個響,令他這個在后世習慣了甩手紅色毛爺爺的現代人充滿危機感。
……
建國之后,生活居住區大多按單位劃分片區,蘇南鋼鐵廠職工大院距廠路程近,自然就在縣區外圍。
不過,彼時的城市規模并不算大,除了上滬、燕京、廣洲等一線大城市,三線縣城乃至二線城市的城市化進程并不算快。
所謂的縣區外圍,也不過多走幾步路。
蘇鋼職工大院大多平房,成棟的居民樓在此時十分少見,聶子航拎著半斤豬肉,一跨進家門,就看見張隊長與妹妹聶愛紅坐在飯桌前閑聊。
“喲,子航回來了。”
張大隊長,四張出頭,蘇南縣出了名的熱心腸,父親聶建斌出事后,張隊長忙前忙后,沒少照顧聶家。
即便沒有真正相處過,但聶子航對古道熱腸的人有著天生的好感。
他對張隊長笑著一點頭,走進廚房,把豬肉袋子放上砧板:“張叔怎么來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敏县|
沈阳市|
威信县|
顺昌县|
望都县|
元朗区|
西平县|
公主岭市|
盐津县|
喀喇沁旗|
闻喜县|
长沙市|
汽车|
张家港市|
田林县|
福海县|
抚宁县|
龙胜|
洪江市|
汉沽区|
漳州市|
台山市|
安岳县|
云南省|
洛浦县|
平凉市|
宝兴县|
芒康县|
玛沁县|
安顺市|
徐闻县|
金溪县|
晴隆县|
松滋市|
金溪县|
宜兴市|
万荣县|
合作市|
湄潭县|
广饶县|
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