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沒看過原著的年輕人來說,大家對于周伯通的形象認知,大概來源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老版港劇。那個形象比較符合原著,胖乎乎肉墩墩眉毛胡子一把抓,見到個好玩的就立刻精神百倍的攙和攙和。沒有好玩的就左右互搏——也就是讓自己的“小左”和“小右”玩百合——果然是自得其樂的一把好手! 這么老長時間,老頑童一直是不修邊幅、胡子拉碴、白發蒼蒼的形象,與他師兄王重陽那種高大全偉光正的人設簡直是天壤之別,對比度超大。即便是武爭鋒這邊陲之地的老宅女也可謂耳熟能詳,所以在他媳婦報上名來之前,她也真的沒想到過眼前這個人就是周伯通。 所謂房子的效果重在裝修,人臉的顏值就靠妝修,現在理理頭發刮刮胡子,整個人形象竟然瞬間大改,實在是讓人意外。 “你這胡子修的挺個性的啊,”楊綺從來不是個認生的人,說話都帶著股自來熟的味兒:“誰給弄的,還是你媳婦?” “我媳婦。”周伯通同樣也是自來熟界的資深成員,他雙眼唰的一亮,像找到個新玩具一樣湊上來:“我說,你的功夫不孬,哪學的?那頭驢是誰的,難道是你的?還有還有,你的頭發怎么弄的,這色兒亮晶晶的還真好看!” “木哈哈哈,還真識貨啊你!” 看著兩個如同線下聚會的網游一樣瞬間湊到一起去的家伙,武爭鋒只能無奈的嘆了口氣,然后對同樣顯得無奈的周家媳婦兒點了點頭,矜持的笑笑。同時,她也忍不住多看了周媳婦兩眼,因為這實在是個名人。 周伯通和他媳婦的事跡,在這個年代,在神雕俠侶師生虐戀曝光之前,可以說是長期稱霸江湖八卦界。即便是這老宅女,也算得上是了若指掌。為了方便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和從前一樣尊(毫)重(無)事(節)實(操)絕(胡)不(編)胡(亂)扯(造)的介紹一下。 其實,事情是這樣的: 從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廟,廟里缺個老和尚——因為未來的老和尚還沒出家。還在當皇帝,所以暫定代號為皇帝A。作為皇帝,雖然是偏遠地區小國的皇帝,A也算是十足的成功大老板了。所以,必然少不了國色天香、年齡差超大的干女兒——妃子B。 下面的事情。就和萬萬千千的故事一樣了。醉心于事業、拼搏于夢想的A冷落了B,B空虛,B寂寞,B冷。這個時候,為她排解空虛、趕走寂寞、溫暖冰冷的二貨C出現了。根據自古二貨推高冷的定律,鳴人推了佐助、櫻木推了流川,而二貨C也同樣推了有婦之夫的妃子B。NTR的大旗,在此高高飄揚。 二貨C的師兄,別名正義戰士D,對C的行為嚴加斥責。而二到甚至對NTR沒概念的C。在D的當頭棒喝之下幡然悔悟,麻溜的離開B。從此即使自責又是酸澀,再不敢看見A和B,見到一次躲一次,不停換地方。 ——看到這里,是不是還有種莫名的熟悉感?有沒有種“是我的錯覺嗎,好像上一篇的故事也差不多的樣子”的感覺?沒錯,拋開其他元素,這個故事和上一篇故事的最大區別在于C一上來就干脆利落的把B推倒了。而且,還讓B懷上了孩子E。 下面的故事。因為太過糾結,咱們三倍速快進。 妃子B生下了孩子E,壞人F偷襲了孩子E來坑皇帝A。皇帝A如果耗費百年功力能救孩子E,但最終沒救孩子E。壞人F沒能坑到皇帝A。但妃子B恨上了皇帝A。妃子B出來找二貨C,但二貨C被高手G囚禁在副本里。妃子B缺少關鍵技能打不通高手G的副本,只能開始鉆研關鍵技能。 然后AA、BB、CC、DD、EE——好吧,E那是已經不在了,口誤跳過——FF、GG等等,各種一大串翻來覆去覆去翻來的劇情之后。皇帝A變成了和尚A。之后又一大串你死我活我死你活的遭遇之后,作惡多端的壞人F終于被鎮壓,被和尚A收為徒弟,進行感化。 ——看到這里,是不是還有種莫名的熟悉感?是不是有種“五百年前大鬧天宮→五百年刑期→五行山下遇光頭”的感覺?其實,拋開其他元素,這個故事和某超級大神成名作的最大區別,在于和尚感化惡人的手段。唐朝和尚用的是緊箍咒,而和尚A卻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言辭之懇切,感情之真摯,可謂入情入理、可信度超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