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玉-女心經(jīng)實在是奇思妙想,陰陽相生相合,所練出的內(nèi)力根基穩(wěn)固。習練只是極怕打擾,但功成之后卻最不怕走火入魔。的確是妙不可言。但卻未競?cè)?,在奧妙處戛然而止,實在可惜。這功法若再延伸下去恐怕大有可為,甚至可能創(chuàng)出一套不下于至尊功的神功寶典來。”武嬌娘對玉-女心經(jīng)的雙-修功法大加贊賞。 難怪以王重陽的能耐都認輸了,單純的劍招破解絕不是問題,這玉-女心經(jīng)的設(shè)計思路才是最驚人的。王重陽終其一生創(chuàng)造的先天功,終究比九陰真經(jīng)這種真正的頂級寶典差出一截,所以他不是輸也是輸了。 “咱們可以借鑒《龍虎內(nèi)丹經(jīng)》和《三峰采戰(zhàn)術(shù)》,來補完這本《玉-女心經(jīng)》。尤其是龍虎內(nèi)丹經(jīng),講究內(nèi)-陰陽的運轉(zhuǎn)調(diào)和。對專注于外-陰陽的玉女心經(jīng)來說是個巨大的補足。若能造出一本內(nèi)外相應(yīng)的武典來,說不定會比至尊功的品級還要高?!睏罹_也極為看好這武功的未來,因為這種功夫簡直就是為了她而量身打造的,怎么可能不上心。 “我們便在此暫住幾日吧。正好也有很多問題要弄清?!睏罹_看了看四周,沉吟道:“忽然覺得,這是個閉關(guān)的好地方……” 于此同時,數(shù)千里之外,燕京,景山上。一處雖不豪華但卻十足寬敞高大的屋宇中,郭守敬正在擺弄一個巨大的渾天儀。夜已深,他卻不眠不休的測算著什么。 無聲無息之中,他背后忽然多了一個人。此人身材瘦削單薄,服飾上也并無特別之處,但臉上帶著一個駭人的銀色面具。他如同鬼影一樣瞬息間閃現(xiàn)出來,速度極快,卻連燈盞中的火苗都沒有搖晃。 正是長生天神教的銀祭祀。 銀祭祀也不打招呼,更不需通報,直接開口了,聲音也同樣因為面具而顯得沉悶、妖異、充滿壓迫感:“郭守敬,本座有話問你。” 背后突然冒出這樣一個聲音,郭守敬卻沒有一絲慌張、意外。他沒有誠惶誠恐,甚至沒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只是頭也不回的淡淡反問道:“你們沒找到?” “哼!”銀祭祀不爽的哼出一個鼻音,然后用不甚流暢的漢語悶悶道:“本座已招三萬軍士,嚴密排查,那老和尚,逃不了。只要有一點味道,我們便會像狼群一樣,獵食他。” “唉,禪宗祖庭,氣運匯聚,果然不是這么容易到手的?!惫鼐匆膊伙@得太過沮喪,隨即聲音又轉(zhuǎn)為嚴厲:“那石頭落在和尚手中倒也罷了,老和尚沒什么造化。但卻絕不能落在青龍、白虎或者朱雀的手中!” 郭守敬的語氣讓銀祭祀很不快,但他又忍不住好奇問道:“你要找的石頭,到底,是什么? “不是我要找,而是大汗必須得到的,便是它?!惫鼐磦?cè)身讓開,只見那渾天儀的基座上一處凹槽中,放置著一塊尺許長的石頭。那石頭黑不溜秋毫不起眼,但郭守敬卻篤定道:“此物名諱甚多,每教每派都有不同名稱,但我稱其為‘風雨石’。” “風雨石?”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雨便化龍(原句為‘一遇風云便化龍’,出自港漫《風云》。南宋人不可能知道這句話,此處借用)。所謂畫龍點睛,這‘風雨石’,便是‘化龍’的‘點睛’一筆,是天下罕見的奇門異寶?!惫鼐磁牧伺哪呛谑^,一臉嚴肅的說出了最中二的話:“這東西,能逆、天、改、命!”(未完待續(xù)。) PS: 古墓派和逍遙派的關(guān)系,是壽自己腦補的。但實話說,當初看原著的時候,一直都覺得這兩個門派有關(guān)系,實在是太可疑了。另外,因為突然要準備一個文件應(yīng)對某個重要審查,明天很有可能緊急去趟天津,后天回來。如果真的要去的話,明天就沒辦法更新了——也就是說我可以早睡了,好嗨森~~!后天一定會恢復正常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