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今年已經(jīng)在法國發(fā)行,許三觀賣血記應該有一定的知名度。 通過商務印刷館的關系,應該能間接宣傳一下電影,多少能有點幫助。 五月的京城風非常大,不過黃沙比較少,遠沒有京城后來的沙塵暴那么嚴重。 大風天的情況下,陳時平帶隊去戛納還有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感覺。 不過陳時平不認為自己是荊軻,悲壯固然令人動容,但是圓滿才是大家想看的。 大家都愛悲情英雄,就像許三觀很受讀者喜歡,但是沒人愿意做許三觀。 陳時平帶著這么多人的期盼自然不愿空手而回做一個失敗者來博取同情。 更何況也沒人會給予你同情。 這一次法國的人并不多,只有兩個導演和兩個演員。 導演是必須要去,男主角的姜汶也必然要去,有可能拿獎呢。 至于劉小慶純粹是因為投資人的緣故,大家都不認為劉小慶能拿到獎。 劉小慶心里也明白自己的希望不大,不過這是她主演的電影第一次入圍三大獎。 雖然曾經(jīng)那來過法國拿獎,但那只是華人電影獎,完全沒有含金量。 劉小慶不會放過自己在國際上出名的機會,今年進入戛納的華語電影只有這一部。 準確的說,這么多年入圍戛納電影節(jié)的華語電影屈指可數(shù),拿獎的更是少上加少。 六十年代入圍的華語電影有兩部,小蝌蚪找媽媽拿過戛納榮譽獎,楊貴妃拿過最佳內景色彩獎。 七十年代俠女拿過最高綜合技術大獎,八十年代阿q正傳入圍卻沒有拿獎。 至于金棕櫚、評審團大獎、影帝影后,到現(xiàn)在還是空白。 能夠入圍已經(jīng)是不容易的事情了,想要拿獎更是難上加難。 國內的電影圈對陳時平這次帶隊去戛納都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他能代表華語電影斬獲大獎! 萬事開頭難,只要有一部電影能夠拿到戛納的大獎,那么華語電影就能走進戛納電影節(jié)的視線,未來有更多的機會拿獎。 到目前為止,華語電影在國際上都沒有徹底站穩(wěn)腳跟呢。 在飛往巴黎的航班上,陳時平也沒心思休息,正在翻看這一屆電影節(jié)的評審團名單。 劉小慶上飛機時主動坐在陳時平的身邊,就是想和他聊一聊去戛納之后要如何進行公關。 “公關需要花很多錢,我們現(xiàn)在沒錢更別說外匯。”陳時平頗為無奈地對劉小慶說道。 劉小慶左右看了一眼,偷偷對陳時平說道:“我?guī)уX了,我通過香江的朋友換了很多外匯。” 聽到劉小慶的話,陳時平有些驚訝地看著她,小聲地說道:“伱為什么不提前和我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