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 平地里挖坑-《再回1992》
第(1/3)頁
初冬時節,薄薄的霧氣籠罩田間沃野,公雞的啼叫聲時不時響徹在房前屋后。天蒙蒙亮,余天明換上運動裝出了前院,沿著門前的村間小道一路小跑,直奔河堤。
晨霧漫漫,堤壩上的小路坑坑洼洼,余天明保持著小步慢跑的節奏,沿著堤壩慢慢奔跑。
晨曦微露,朝陽慢慢爬起,金色的陽光瞬間灑向天地四方,堤壩兩側的草叢上,頓時泛起一層金色的光彩,遠方炊煙裊裊,伴隨著一聲聲雞鳴犬吠,田間陌野像是在忽然之間多出一分煙火氣。
跑完步,剛跨進家門,余天明便接到吩咐,這兩天陪著父親余有年練車,盡快將余有年教成老司機,陪練的吩咐來自母親張敏,余天明沒法子拒絕,只得點頭答應。
兩天假期就這樣被征用,余天林也跟著湊熱鬧,父子三人開著面包車在泉城市郊兜來轉去。經過兩天的突擊訓練,余有年進步很快,不過離老司機的水平還差得遠。
家里那輛摩托車被黃興國騎去鐵城,充當業務交通工具,余天明想著興國表哥肯定樂不思蜀,聽張敏說,陳老摳的兄弟已經同意這門親事,黃興國和陳小燕兩人已經定親,結婚的日期定在春節后的農歷初六,這會兩人已經打得火熱。
時間過得很快,2天假期眨眼即逝。
在練車的同時,父子三人經常湊在一起,商談電器商城的籌備工作,余天明已經提前和母親張敏說過,準備將大姨家在外地工作的大兒子陳志文叫回來,協助余有年創辦友年電器商城。
張敏聽了后非常高興,她也想照顧一下大姐張慧,現在國營單位的經營狀況每況日下,有些單位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不過事情還未落定,要等到資金到位后再和張慧說,也要等陳志文年底回來過年,聽聽他的想法。
母親張敏家有六兄妹,五女一男,老大到老五都是女孩,最小的老六是個男孩。張敏在家里排行老五,大姐叫張慧,二姐叫張霞,三姐叫張蘭,四姐叫張菊,最小的弟弟叫張名根。
因父母走得比較早,張慧十幾歲時便扛起養活六兄妹的生活重擔,長姐如母,含辛茹苦的生活給了張慧剛強獨立的性格,即便是眼看著小妹張敏發家致富,張慧也從來沒有麻煩過妹妹張敏。
大姨父陳青山是軍人專業,為人憨厚耿直,在泉城市水利局工作,大表哥陳志文走了單位子弟的指標,目前在水利局施工隊上班。
鄂省的大型水利工程幾乎都在鄂西北,陳志文長期在外工作,這年頭交通又不方便,一年四季難得回家一趟。
陳志文比余天明大10歲,和黃興國的年齡相仿,早就已經結婚成家,兩口子長期異地分居,長此以往也不是個事。
當年,余有年和張敏成家時生活過得緊巴巴的,張慧和陳青山經常幫扶妹妹張敏和妹夫余有年,陳志文是張敏看著長大的姨外甥,余天明對大表哥陳志文正直爽利,重情重義的性格記憶深刻。
前世里,陳志文后來做了張灣村的村支書,之后創辦泉城市第一個村民集體共有的建筑投資公司,參與鄂省高速公路的施工項目。
陳志文不僅帶領村民接工程,搞產業,還以村集體企業的盈利收入建起張灣村集體福利制度,在泉城市名動一時,借著這些施政成績,后來更是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這么一個能人,還是從小一塊長大的表哥,余天明怎么能放過。
電器商城的投資規模會很大,遠不止余有年現在設想的70萬,在余天明的計劃中,電器商城是老余家未來最重要的一塊產業。
商城首先要在泉城立足,之后向全省擴張,最后邁向全國,這個商業布局需要一個精力充沛,有能力、有想法的年青人來干。
父親余有年的作用更多的體現在商城發展的初期,大表哥陳志文在張家灣這個平臺上都能干出一番事業,余天明相信,給陳志文一個更大的平臺,他能走得更遠,干得更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县|
海淀区|
孟津县|
天水市|
开化县|
夏津县|
商丘市|
普宁市|
汶上县|
博野县|
郁南县|
手游|
安宁市|
武陟县|
志丹县|
利川市|
晴隆县|
枣强县|
稻城县|
玉山县|
上高县|
皋兰县|
岳阳市|
开阳县|
乌鲁木齐县|
苗栗县|
台北县|
伊金霍洛旗|
府谷县|
汽车|
凌海市|
合肥市|
防城港市|
娄烦县|
铁力市|
鄄城县|
沛县|
繁昌县|
平顺县|
彭山县|
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