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八百壯士之勇烈-《暗影明諜》
第(1/3)頁
第192章八百壯士之勇烈
8月11日,周五,這一天對于其他人來說并沒有什么不同,但對于膠州公園內的一群人來說,卻是個大日子!
膠州公園的一角處,有一塊被木柵欄、鐵絲網圍起的區域,面積達到了數十畝,外面是遍地的垃圾枯葉,里面是十數幢簡陋的木板房,……這里十里洋場中一個極其特殊的地方――孤軍營!
――
1937年的10月31日凌晨,在四行倉庫堅持戰斗了四天四夜、被稱為“八百壯士”的國軍四百人,在第88師262旅524團團附謝晉元和一營長楊瑞符的率領下,奉命撤離陣地,通過新垃圾橋進入了公共租界。
當時在蘇州河北岸的英國士兵熱烈歡迎了謝晉元和他的部隊,英軍指揮官、亞歷山大準將對淚流滿面的謝晉元說:“我從來沒有見過比這更壯烈的場面。”
但隨后,租界當局的政客們便兌現了對日軍的承諾,讓英軍解除了一眾官兵的全部武裝,并將他們用公共汽車全部送到了租界西部意大利防區內的昌平路888號、膠州公園內的一處廢棄軍營中進行隔離。
聞聽此訊,當時中方立即與公共租界工部局進行交涉,但工部局攝于日方壓力,以“中立原則”為由拒絕執行原來的協議,不敢讓“八百壯士”撤出滬海、歸建部隊,不過也同時拒絕了日方關于引渡孤軍的要求。
由此,四百官兵就在意大利軍隊和萬國商團白俄隊的看管下,在這座殘破、簡陋的軍營中安頓生活下來,這里被滬海市民稱為孤軍營。
孤軍營占地數十畝,當時垃圾滿地,蚊蠅叢生,住房簡陋,四周鐵絲網密布,營區外圍由萬國商團的白俄隊士兵把守,不遠處是意大利軍營,國軍官兵們自從入營后就失去了自由,再沒有出營的機會。
開始,租界當局并未限制普通人出入營地,因此,每天都有不少滬海市民來到孤軍營地慰問看望,舉辦聯歡,進行抗日教育活動。
在“八百壯士”進入孤軍營的第一天,當時的商務印書館門市部主任顧祖蔭,花了相當于他本人三個月薪酬的200銀元,買了《步兵操典》和筆墨紙硯、練習本等,發給官兵每人一套,另贈給謝晉元一個精制的日記本。
謝晉元在日記本扉頁上寫道:“這本日記是顧先生送給我的,我一定從今天起開始記日記,以期無負顧君的一番盛情雅意。”這本日記后來由正言出版社負責人、翻譯家朱雯整理,出版了《謝晉元日記抄》。
在當時的滬海,《歌八百壯士》這首歌非常流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廊坊市|
哈巴河县|
澄江县|
呈贡县|
筠连县|
共和县|
安陆市|
玉门市|
洞口县|
新巴尔虎右旗|
舒城县|
江达县|
冀州市|
平和县|
五家渠市|
瑞安市|
许昌县|
雷山县|
乌苏市|
金华市|
景德镇市|
靖边县|
平顺县|
呼和浩特市|
嵊泗县|
曲阜市|
大城县|
东城区|
江都市|
盘锦市|
凉城县|
根河市|
宜兰县|
宁南县|
通城县|
宝山区|
新晃|
措美县|
莱阳市|
迁西县|
来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