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道平行壕開挖是在屠城第二天的申正時分,也就是說八道斜線交通壕的掘進花了將近一天一夜的時間。
要論總長度,八道斜線壕加起來大概也就是第一道平行壕的一倍半,但總耗時卻有兩倍多。
這是因為鄭軍在斜線壕掘進時就開始了炮擊,雖然由于壕溝角度的原因效率不高,但還是給修壕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斜線壕每前進一步,城頭炮擊帶來的威脅都會指數(shù)上升。好在廈門城并非棱堡,城上火炮的威力也不夠強大,到目前為止修壕的戰(zhàn)俘總共也就死了十余人,此外還有一名監(jiān)工的鳥銃手受了重傷。
會友公司這邊當然也不是光挨打不還手,二十座炮壘里的七斤炮也在持續(xù)與城上對射,以便分散敵軍的火力。
海軍部的炮手們輪番上陣,打得很是艱苦。相比鄭軍的火炮,這些七斤炮在威力上優(yōu)勢很有限,臨時修筑的簡易炮壘也談不上多么堅固,而且鄭軍的炮手還有居高臨下的優(yōu)勢。
盡管如此,廈門東城墻的雉堞還是被打掉了一小部分,城上的海盜被打死了二十余人。會友公司在火炮對射中還略占上風,這只能是歸功于炮手的炮術了。
第二道平行壕開挖后不久,鄭芝龍又把王夢熊叫到了啟明門城樓上。眼看今夜封刀之后,明日就要出城決戰(zhàn),這位年僅二十三歲的閩海巨寇卻在此時又猶豫了起來。
鄭芝龍指著城外對義兄道:“我看這壕溝不像是用來圍城的,倒像是為了掩護賊軍接近城墻,你說那姓林的會不會還是打算強攻?”
“大當家所言,似有幾分道理。林賊的戰(zhàn)法天馬行空,屬下大概是看走眼了……”
王夢熊不得不承認自己判斷有誤,林海并沒有試圖用壕溝包圍城池,而是借著斜線壕向城墻方向推進,這種戰(zhàn)術是他聞所未聞的。
這當然不是因為王夢熊孤陋寡聞,這種Z字壕攻城的戰(zhàn)術要在近半個世紀以后的西歐才會出現(xiàn),一般被稱為沃邦攻城法或者塹壕攻城體系,主要是為了反制越來越難以攻克的棱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