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蓋倫船的改進2.0版-《晚明海梟》
第(2/3)頁
“是,總座!”一眾大匠齊齊向林海拱手。
“我還有兩點意見,在此一并提出供大家參考,采不采納都在各位……”
林海伸出兩根指頭來比劃著:“一是喙首太低太平,容易埋首上浪。二是船艏和船艉的結構太過脆弱,很容易就被打穿。這兩個問題,你們在設計巡航艦時可以考慮一下是否能解決。”
和舷弧一樣,林海說的這兩個問題也是蓋倫船和早期戰列艦的通病,直到18世紀末~19世紀初才算得到較為徹底的解決。
船艏喙太低太平的問題應該說正在逐步改善中,人們正在漸漸讓蓋倫的喙首上翹,代價是裝逼用的船艏像越來越小。
但喙首本身就是個框架式的結構,上翹并不能加強防護力。也就是說這年代的艦首實際是敞開的,上層甲板前端只有一道學名叫喙首橫隔壁的薄木板,一樣是脆皮結構,完全無法和密集肋骨支撐的側舷相比。
船艉的情況與此類似,只有寥寥幾根木頭做支撐框架,外面是輕薄的木板和窗戶――住人是挺舒服,問題是它不經打啊!
更要命的,西式帆船沒有隔艙板,炮甲板是全通的。炮彈從船頭或船尾縱射進入船體,那很可能在整甲板上來一出大滿貫,把沿途遇到的炮手和炮車都打個稀巴爛,這或許也是海戰中搶占T字頭的另一個好處。
其實這兩點意見林海本來沒打算提出,主要是因為他不是純小白,對建造大船這事存有很大的敬畏之心。
風帆戰艦是一種木造建筑,說穿了是靠數以千計的木制構件連為一個整體,這里面存在著誰也說不清的復雜應力。比如后來英國人在造船時,就會在龍骨和肋骨的框架搭好之后,先在船臺上放置一年,這樣造出來的戰艦壽命更長,不容易散架。
這里面關鍵的一點就是木材并非鋼鐵,本來就容易變形,各構件之間的受力情況根本就無法進行解析描述。其中最要命的就是龍骨變形,一旦龍骨變形過大,這船就沒救了,只能大修或重建,這兩者有時候并沒有多大區別。
英國佬為了防止龍骨變形過大的做法堪稱是喪心病狂,他們在造船時先用次級材料充當龍骨,最后下水前又將其敲掉,換上好材料的真龍骨!之所以這么做,就是減少在船臺上這段時間龍骨的變形。
所以如果沒有后世風帆戰艦的圖紙,任何對現有船體結構的改變都可能引起連鎖反應,都存在不可預測的風險,最穩妥的法子就是依靠前人的經驗。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宁县|
汨罗市|
琼中|
桑日县|
桐城市|
双柏县|
东方市|
双江|
文登市|
尼勒克县|
中牟县|
阳东县|
黔东|
集安市|
宁德市|
巨野县|
广宁县|
工布江达县|
招远市|
五莲县|
南宫市|
中阳县|
左云县|
望都县|
塔城市|
宣城市|
平邑县|
隆尧县|
墨竹工卡县|
垫江县|
五台县|
通江县|
许昌县|
呼玛县|
泾阳县|
荆州市|
灯塔市|
六盘水市|
昭平县|
阜南县|
海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