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許樂天走后,林海下令召回在桃園、新竹、苗栗一帶清剿道卡斯人的尖兵局,以便出征之前能得到休整。
和道卡斯人的戰爭已經持續了近半年之久,尖兵局在成軍之后只經過了一個月的集訓,之后就直接開赴戰場了。
這場戰爭其實不過是一種貓鼠游戲罷了,尖兵局以半步半騎的百人隊為單位輪番出戰,在無窮無盡的臺地和丘陵中搜尋道卡斯人的蹤跡,抓夠一百名奴工就可以回淡水輪換。
這一帶基本都是無人區,尖兵局的作戰行動是很艱苦的,往往任務還沒完成隨身口糧就消耗完了,這時候他們就只能靠獵物和野果來充饑。
回到淡水的部隊也只有短暫的休整期,之后就要投入日常訓練:騎哨要訓練半回旋戰術的隊形,步哨則要訓練火繩槍射擊、手榴彈投擲等科目,偶爾還要和陸軍部一起合練。
半年下來,當然也有一些人打退堂鼓,尖兵局的戰兵只要不是在作戰任務中,隨時都可以向上級打申請退出,退出后一律安排到陸軍部的輔兵隊伍中,月餉會瞬間驟降。
與此同時,除了奴工之外,金河國及其藩屬鐵之國的全體男性子民都可以報名加入尖兵局。但選拔標準十分嚴格,對體型、力量、速度、耐力以及漢語水平等都有較高要求。
除此之外,箭術和騎術必須有一項要過關。這里面騎術的要求是比較低的,主要是金河國的民間并無馬匹,只要能騎著毛驢或騾子在校場上快速跑兩圈的就算合格。
尖兵局已經步入正軌,陸軍部的炮兵局卻被撤銷了。但一個多月前,林海又在陸軍部成立了一個直屬中軍的炮兵哨,哨長由剛剛從爪哇歸來的江雨擔任,他本來就是個從輔兵隊長提拔起來的試局長,一直享受哨長待遇,所以也不算是降職。
這炮兵哨的裝備就是火器局最新研制的輕型臼炮,目前還只有兩門試制階段生產的樣炮供他們訓練,正式裝備還沒有交付使用。
下令召回尖兵局后,林海又馬不停蹄地來到了火器局,視察這批臼炮的生產進度。
輕型臼炮的研制立項已經有八個多月了,樣炮的設計和試制花了四個多月,一共試制了三種型號,每型生產出兩門樣炮,最終經過測試選擇了其中一型裝備部隊。
這型炮口徑接近四寸,大致等于海軍用的十斤炮,但倍徑卻不到二,連同炮母總重大約一百五十明斤,健壯的騾子可以馱著日行百里。
不過這個炮母僅僅是方便馱炮的工裝,實際用的時候還要安裝在專用的底座上,那底座也不輕,需要另一頭騾子來馱。
如今又是四個月過去了,算算時間正式裝備也快出來了,主要還是泥模的制作周期實在太長,光是烘干就需要三到四個月時間。
“總座,十三門臼炮如今有兩門正在鑄銃臺上澆鑄,其余十一門還在排隊,泥模都已經烘干了。”火器局局長向林海匯報道,炮兵哨只需要十門臼炮,但考慮到可能的報廢,火器局一共制作了十三具泥模。
這主要還是因為該型臼炮口徑小、倍徑短,成品率還是比較高的。要是海軍用的十斤炮,交付十門就得照著五十門去生產,這也意味著需要制作五十具泥模,實在是太費勁了。
“預計還要多久交付使用?”林海上次來火器局還是去倭國之前,當時泥模還在烘干。
“再有一個月應該夠了。”火器局局長說著又道,“主要是我們只有兩座鑄銃臺,下模安芯和澆鑄也需要幾天時間,機加和測試倒是還好一些,臼炮倍徑短,鉆膛不算費事,局里的鏜床也比較多。”
“所以當前的瓶頸是在鑄銃臺?”林海聞言點了點頭,火器局以前也曾申請過多建幾座鑄銃臺,但由于泥模的生產效率跟不上,最后被駁回了,想不到如今反倒成了瓶頸。
主要是這批泥模是額外抽調人手并行制作的,林海給火器局的任務也是年底前交付這批臼炮,導致如今很可能趕不上與鄭芝龍的決戰。
“還有沒有辦法加快進度?”林海接著又問道。
“有,何副司長那里還有個小型鑄銃臺,不過要用那個臺子,只能是總座出面了。”火器局長接著又補了一句,“半個月前,倫司長來過一次火器局,要征用那個小臺子,硬是沒拗過何副司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