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至于李國助怎么翻譯的林海也不知道,只見對面的小鬼子面帶笑容頻頻點頭,口中連連道:“哈依!哈依!” 林海也懶得再跟他廢話了,直奔主題道:“狗日的究竟有沒有錢,老子船上的貨你打算買多少?” 松浦隆信卻沒有答話,反而問道:“聽聞林桑是從朝鮮過來的?不知是否路過對馬島?” 林海聞言暗道不妙,昨天松浦隆信登船時曾問過他從哪來的,當時也沒多想就說是朝鮮。后來經(jīng)李國助點醒他才明白,除了對馬宗氏之外,幕府是不允許其他人和朝鮮貿(mào)易的,看來這小鬼子是有些顧忌。 林海隨口罵了句臟話,李國助按照商量好的說辭道:“我義弟說,他是登州商人,去朝鮮進的貨,然后從登州出發(fā),經(jīng)過濟州島、五島列島來到平戶,并沒有去過對馬島。” 松浦隆信對山東和朝鮮的地理很清楚,明初三島倭寇的主力就是當年的松浦黨,所以他對李國助所說的路線并不陌生。不管怎么說林海總是從朝鮮方向來的,若是被宗氏知曉松浦家與之開展貿(mào)易,那恐怕將會對平戶藩不利。 宗氏在關(guān)原合戰(zhàn)中那是妥妥的西軍,說起黑歷史比墻頭草的松浦氏還黑。但奈何老烏龜家康一心想修復(fù)與朝鮮的關(guān)系,這就繞不開對朝日兩頭稱臣的對馬宗氏了,因此幕府對宗氏不僅既往不咎,而且格外優(yōu)待。 對馬府中藩明明只有一萬石的石高,還不到平戶藩的六分之一,但卻享有十萬石國主格大名的待遇,還逾制在對馬島上修了兩座城,這讓一座城都不敢修的松浦氏到哪兒說理去。 宗氏與松浦氏本來就有仇,何況朝日貿(mào)易還是人家的禁臠,絕對不會允許松浦氏虎口奪食。一旦被他聽到風(fēng)聲做起文章來,那可真夠平戶藩喝一壺的。 這事的性質(zhì)其實不見得比信清闖的禍嚴重,但問題就在于有對馬宗氏這個苦主,定然會咬住此事不放。要在江戶和宗氏拼關(guān)系,隆信是一點信心也沒有。 不過要讓隆信放棄林海的貨源,他又實在是太過肉痛,眼見平戶藩財政拮據(jù),平戶港又面臨由盛轉(zhuǎn)衰的拐點,他急需引入新的貿(mào)易增長點。 隆信端著茶碗沉吟不語,李國助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當即雙拳據(jù)地,垂首彎腰道:“隆信大人,在下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隆信點頭示意他接著說,于是李國助接著道:“我義弟是明國人,他的船無論怎么說都是唐船,就算宗氏知曉了此事,鬧到將軍面前也不占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