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3章 士紳天下-《晚明海梟》


    第(2/3)頁

    林海謙虛道:“賢弟謬贊了,我初回故土,許多事情還需賢弟提點。愚兄有個想法,不知可不可行,還請賢弟指正。”

    許一龍道:“小弟洗耳恭聽林兄高論。”

    林海道:“我聽聞江南士子喜好結社讀書,但很多文社都缺少財費。愚兄要是僥幸把買賣做大了,將來尋一個知名文社的魁首予以重金,助其廣招社員壯大聲勢。有朝一日要是能把江南文社統為一家,賢弟以為這個靠山如何?”

    許一龍吃了一驚,林海的思路天馬行空,委實有點出乎他的意料。他暗暗思量,父親說的果然沒錯,此人確乎是個有本事的,絕非李旦父子那種草莽之輩,只不過這事可能還是想得簡單了。

    他想了想道:“林兄這主意好是好,莫說把江南文社統為一家,只要能結成一個數千人的大社,這聲勢就足以令朝野側目。試想一下,數千士子的背后就是數千士紳,別說是督撫按臺,就是閣老部堂也不敢輕攖其鋒。”

    他話鋒一轉接著道:“只不過文人相輕,能負天下之望足以服膺眾人的,當今天下,舍虞山先生外不作第二人想。不過,虞山先生身為東林黨魁,可謂是魏公公的眼中釘肉中刺,公然結此大社豈非授人以柄?”

    林海笑而不語,這事何必非得是“水太涼”不可?婁東二張也行啊,尤其是寫《五人墓碑記》的那個張溥。此人是婢仆之子,野心勃勃卻身無長物,不是最合適的人選嗎?

    張溥現在還名聲不顯,但兩年后,此人抓住魏忠賢倒臺但閹黨逆案未定的窗口期,在蘇州領導了驅逐閹黨骨干顧秉謙的運動,一時之間名重天下。到了崇禎三年,他就組織起了名震天下的復社,江南文社幾乎歸于一統。

    復社名義上只是一個大型備考交流班,以切磋時文為主,但實際上其政治意味很濃厚,且具有一定組織度,雖然松散但畢竟不像東林黨根本沒有組織。

    且復社以青年士子為主,規模遠比東林黨龐大,同時又和東林前輩同氣連枝,可以說在崇禎一朝都是風光無限。他們雖然不能決定軍國大事,但在江南這一畝三分地,地方官甚至寧愿得罪皇帝,也不愿得罪復社。

    別說地方官了,連內閣首輔周延儒都千方百計要和復社搞好關系,在被溫體仁搞下臺后,甚至要靠張溥運作重新入閣之事。

    而曾經背叛過東林黨的阮大鋮,為了跟復社講和,在張溥運作周延儒復相一事中自掏腰包下了血本,但事后復社仍不領情,阮大鋮終崇禎一朝難求一官。甚至在其為避戰亂居于南京時,復社士子公然貼大字報將其趕出留都。

    許一龍見林海笑而不語,似是仍想作此打算,又接著道:“即算林兄真能找到這么一人,又資助其結成了千人大社,此人定然會愛惜羽毛,怎肯為了林兄的生意上下奔走?”

    林海笑了笑道:“賢弟說得是,是愚兄異想天開了。好在愚兄的買賣也不大,在舟山有洪道尊罩著已是綽綽有余,這都賴賢弟之力,他日愚兄定當有以報之。”

    許一龍擺擺手道:“林兄太客氣,你既是李世兄的義弟,那就和我的親哥一般,一家人何必說兩家話?”

    說話間,博望號已在許一龍帶來的伙長指引下靠岸,許一龍指著不遠處的一座小島道:“此乃梅子島,俗稱梅山,所以此地名為梅山港。”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泰县| 平塘县| 临高县| 郎溪县| 东丽区| 桂东县| 沙湾县| 高密市| 汉中市| 白山市| 滕州市| 平利县| 北票市| 万年县| 宜宾县| 榆中县| 马龙县| 连南| 遵化市| 化德县| 高碑店市| 平顶山市| 梓潼县| 名山县| 大新县| 务川| 板桥市| 定西市| 芦山县| 辽宁省| 汾阳市| 湘西| 宣恩县| 冷水江市| 衡南县| 普陀区| 沙田区| 普宁市| 读书| 皋兰县| 锦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