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由于中南半島的旱季是在陰歷的十月到三月,也就是東北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的時候,所以雙方約定兩軍在下半年北風初起時會師于峴港,隨后由海路去往湄公河口外海的昆侖群島。
具體的時間還要看天氣,在此之前廣南方面需要策動柬埔寨新任國王奔哈·托。當聯軍抵達昆侖群島時,奔哈·托將會逃出柬埔寨首都烏棟,在湄公河口扯起借兵誅殺攝者王烏迭的旗號,以便聯軍出師有名。
關于出兵數量方面,阮福源表示廣南將會出動一萬精兵。這讓林海不大不小地吃了一驚,畢竟鄭阮紛爭已經進入了熱戰階段,而據阮思齊所言廣南常備軍總共也就三萬人,看來阮主是下定決心要和金河國別別苗頭了。
于是,林海當即表示為了應對暹羅可能的攪局,金河國將會出兵兩萬。這下輪到了阮福源傻眼,他很清楚戰后兩國在柬埔寨的話語權基本取決于戰場表現,但他已不可能壓上更多籌碼了。
不過換一個角度想,如果聯軍真的能按約定出動三萬人,那柬埔寨之事基本就沒有懸念了,暹羅方面大概率是動都不敢動……
軍事行動的計劃協商好之后,接下來的貿易洽談就顯得輕松愉快很多。
阮福源同意了林海在峴港設立商館的要求,同時宣布兩國官方在峴港的交易一律免征到稅和回稅,也就是進港稅和出港稅。但免稅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帶來不少于規定數量的鐵、銅、鉛、硝、黃等戰略物資。
林海則要求阮主用水牛和木材來付賬,其實這兩者對會友公司來說也是戰略物資,尤其是水牛數量對大規模移民來說尤為重要,這直接關乎糧食產量。
會安港每年出口的水牛并不算多,但水牛角卻相當可觀,由此可見廣南的水牛保有量十分充足。東南亞是水牛的馴化地之一,各國的水牛數量都很龐大,尤其在爪哇更是白菜價,但水牛畢竟要占不少運輸空間和重量,還是從距離最近的安南進口較為劃算。
木材的運輸成本同樣不低,但誰叫金河國沒有柚木呢?柚木的強度和韌性都比較高,耐腐蝕性更是天花板級的,廣南水師之所以船多大概和這個也分不開,有不少戰船都是從阮潢時代一直服役至今。
至于大象,這家伙養殖成本太高,林海需要的數目并不多,阮主其實也拿不出來多少,偶爾拿鍛鐵炮換幾頭象玩玩就得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