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這一塊經商議,借鑒火車蒸汽機原理,結構縮,勾畫出草圖,找車間的能工巧匠加工,制造出了適應于大型拖拉機的蒸汽機。 第一臺拖拉機制造出來的時候,張鎮還未出征,親自試駕之后,高興極了……令大家繼續改進,后面實驗,就要在田間實驗,動力越大越好,打造大量的大型精鋼犁鏵,適合深翻地的那種,將來開荒,肯定要深翻的…… 然后,張鎮出征東北,這一切又一次交到了蒸汽動力研究所張欽、張銘、劉杰的手上,蕭筳繼續負責材料,劉杰負責加工,張欽、張銘負責改進…… 直到現在,太子殿下朱厚照親自帶著皇帝的敕封圣旨到了北地公司…… 于是蕭筳、張欽、張銘、劉杰等人因造車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直接分別被賜封為渾源伯、東勝伯、應縣伯、朔縣伯……當然李東陽的兒子李兆番、王瞿兒子王延陵、張升的兒子張元、王華的次子王守文、張鎮的弟弟張鋼等人,也因為屯田、賣宅邸有功,被封了伯爵,分別為云川伯、玉林伯、鎮虜伯、威遠伯、連城伯…… 大量的匠工,被封為世襲千戶、百戶之職……皇帝聽了張鎮的建議,匠工體系、官商體系,實行軍職,就像軍工企業一般,這樣更加方便朝廷控制……以后這個雛形慢慢的會占據國民經濟命脈所系的各行各業,引領大明工商,至于其他的會慢慢培養民間資本和企業逐步壯大……皇帝對張鎮所,半懂不懂,直接大手一揮,照辦! 其實,這樣來,最方便的就是給匠工們封官了! 爵位、軍職,這種吃香的玩意,按照蕭筳、張欽、張銘、劉杰、李兆番、張元、張鋼等饒推薦,上報了二百三十七名功勞卓著的匠工和掌柜,并且按照功勞大做出了排鐮… 這其實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沒想到皇帝真的大方,全都賜爵的賜爵,封官的封官…… 匠工和掌柜們高興瘋了! 萬萬沒想到,低賤的工商,現在居然能有世襲的爵位和軍職了……而且,現在隨著太子和張鎮的崛起,軍職地位明顯提升,文官地位岌岌可危,明眼人都能瞧見…… 消息迅速在大同府、北地草原、寧夏衛、河西等地傳開了……挖煤的、挖鐵礦的、挖石油的、挖金銀礦的、屯田的、打鐵的、跋山涉水經商的……北地公司各行業的人,現在幾乎每一個百人以上的單位,都有一部電報收發機了,所以消息傳遞極其迅速…… 有些封了官的,甚至剛剛走出礦洞,滿臉塵土,聽到這樣的消息,激動得雙手發抖……聽到消息的每一個人,都覺得渾身充滿了干勁…… 這不光是吃上了官餉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這是用他們對大明產生的巨大改變,徹徹底底打了一場翻身仗! 此舉,在大明朝廷引起了軒然大波…… 文官們集體反對,內閣壓力很大,原本這樣的甚至他們肯定不會票擬,駁回不通過,皇帝發了中旨,封的官那叫傳奉官,不被承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