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賓之啊,你最近鉆研鎮南侯這一脈的新學問,懂得多,你……此物于國于民,利弊如何? 最近,老夫慢慢調查、細細琢磨了一下新政和當前的形勢,愈發看不透了……” 劉健開始訴自己調查和感慨…… 作為內閣首輔,他覺得眼前一切恍然若夢,自己很難把控……而內閣首輔這個位置,卻不是用來吃素的,是要真正洞察帝國福禍,幫著皇帝為帝國掌舵的…… 作為首輔,劉健覺得一切都很陌生,一切都不是自己熟悉的套路,也不是史上曾經有過類似經驗的套路,這已經超出了自己的學識和眼光…… 這讓他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身居如此高位的人,思想迷茫、混亂、動搖,這讓他很焦灼! 劉健以前一直主張居官敢言,極陳怠政之失,指出財政困難之原因在于齋醮、織價、冗官、營造之浪費,力主減輕百姓負擔,通過縮減宮廷費用、土木工程、裁減冗官等保證軍餉供應。 也就,他主張把一切省出來……是以搞得弘治時期的子,每摳摳索索想著省銀子,里衣都是打了補丁的,皇后親自織布穿衣…… 政局還算穩定,下各地沒什么大事奏報,自以為創造了弘治中興呢……誰知道這幾年矛盾逐漸揭露出來,子為政以寬,士紳兼并土地肆無忌憚,搞得百姓耕者無其田,流民四起…… 這三年來,張鎮出現之后,北地打了打勝仗,韃靼人趕跑了,北地公司迅速崛起,工商大興,一時皇帝內帑收入暴增,國庫歲入也反了兩三番……這并不是建立在搜刮百姓基礎上的,相反北地公司收納安置流民目前已逾三百萬之巨! 而現在,劉健曾經反對的營造靡費,現在滿下都在營造……皇帝在大興土木、北地公司大造車船、興修水利、廣建公學、碼頭、倉庫和宅邸,倒是下整個活泛起來…… 劉健曾桌戶部調查下,這才發現市面上流動的資金之巨,是劉健這一生聽過的最大數字…… 而百姓之凋敝,食不果腹原因,恰恰是以前一切求穩的政策造成的,讓百姓呆在原籍,隨著災人禍,一點點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被士紳地主大量兼并,大量百姓淪為佃農、士紳地主的私奴,吃糠咽菜而不得,時長大量餓死…… 相反,恰恰是這大搞營造、大興土木、商賈遍地,卻成了救命之策,大量的作坊、工地、商隊吸納了無數流民,才讓他們有個安身立命活計,掙點銀子養家糊口……而大量佃農流失,土地無人租種,間接導致士紳地主不得不減租減息,大量種植粗放耕作的紅薯、土豆等作物,導致糧食產量增加,百姓不至于餓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