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再加上其家眷被大量安排在造船廠、水泥廠、曬鹽場、咸魚加工廠、養雞場、筑城工地、筑碼頭工地,以及龐大的原料、貨物運輸隊伍,也能獲得對他們來說較為優厚的報酬…… 一個老弱女工,給咸魚搓一天鹽,就能得到一錢銀子,一月能得三兩,而且還管吃!干吃凈拿的三兩銀子,可買精糧三石,一個壯勞力一年的口糧啊! 而一年能賺三十來兩銀子呢,一家子五六口人,除了六歲以下的孩子,六十以上的老人,都能賺點錢呢! 就算六歲到十四歲的孩子,也被張鎮招去勤工儉學,管吃住,早晨有先生教讀書識字,中午會被組織到海邊撿一些藤壺、海菜,或者到鹽場掃一下鹽、或者到海邊切割鯨、鯊肉的現場,撿一些碎肉、淘洗內臟什么的,運到......養雞場…… 養雞場這邊將這玩意切碎,混合了紅薯、雜草什么的,做成雞飼料喂雞。 由于捕魚產業愈發龐大,養雞產業不得一次次擴大規模……這玩意,還不能放在一起養,只好東一家西一家的,到處都開…… 好在,永寧衛的軍戶是有地的,現在軍戶家屬們大大小小的,都賺錢去了,相對薪酬,那點地里的產出,一年辛苦到頭,交完稅還混不飽肚皮,誰還愿意種,只好低價租給張鎮……所以,建養雞場有的是地方,甚至張鎮的各種廠子,都建設在了這些土地上…… 一時間,大量的雞和雞蛋產出,本地市場難以消化,商販們運到附近去賣,但量太大了,加上這年頭窮人吃不起,富人用不多,而且雞蛋和生雞都不好運輸,造成了大量過剩…… 張鎮只好祭出皮蛋這種神奇的玩意,賣不完的雞宰殺之后,跟賣魚一樣,直接裹上一層鹽巴,風干,由于鹽巴的原因,這種雞賣的很快,附加值也上去了…… 皮蛋這玩意,這年頭已經有了,不過目前只在局部小范圍流行,張鎮讓商隊宣傳,說這東西,味辛、澀、甘、咸,能瀉火、清熱、醒酒、去大腸火,治瀉痢,能散能斂,可治眼疼,牙疼,高血壓,耳鳴眩暈等疾病,沒事吃幾顆,養生啊…… 于是,皮蛋隨著商隊的四處鼓吹,富人們開始吃了! 隨后,在大明形成了吃皮蛋的風氣,銷量大增! 一時間養雞場也開始利潤驚人! 半年時間,張鎮把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軍戶,變成了泉州府十分富足的人家,那些貧苦的百姓,現在已經開始仰望這些軍戶了,別的不說,單說人家的孩子,包吃包住讀著書,有時候還能賺點錢……自家的孩子自小玩泥巴長大,一生辛勞......,食不果腹…… 對比出來了,就算是年過四十的軍人,也有人愿意把女兒嫁過來了,當然更多是一些存活艱難的寡婦、稍微上了年齡,想找個好人就嫁了賣笑女子等等…… 無論怎樣,軍戶們聚居的地方,每逢黃道吉日,總是鞭炮連連,起房子上梁的、老人過壽的、漢子討了媳婦的、生了兒子滿月的…… 張鎮很忙,但也愿意抽時間在這些煙火人間中湊個熱鬧,心里很欣慰! 第(2/3)頁